字好书
寄慥斋弟

《寄慥斋弟》

时间: 2025-08-05 13:42:04

诗句

鸥鹭逢人问归信,三年作客负沧洲。

诗袍醉帽黄埃底,羞见扶风马少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3:42:04

原文展示:

鸥鹭逢人问归信,三年作客负沧洲。
诗袍醉帽黄埃底,羞见扶风马少游。

白话文翻译:

鸥鸟和白鹭遇到路人询问我的归信,我在沧洲漂泊了三年。
我穿着诗人的袍子,头戴醉帽,身处黄沙之中,
羞于与扶风的马少游相见。

注释:

  • 鸥鹭:指鸥和鹭,这里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灵,或许表达了孤独和思乡之情。
  • 归信:指归去的消息。
  • 沧洲:指沧海的洲,象征远方或漂泊的地方。
  • 诗袍、醉帽:诗袍是指诗人所穿的衣服,醉帽则是形容放纵的状态。
  • 扶风:这里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少游,可能暗示与他相比的羞愧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史弥宁,字子贞,号慥斋,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他漂泊的生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鸥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怀念。开篇用“鸥鹭逢人问归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也引入了诗人对归乡信的渴望,暗示着他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寂寞。接着“三年作客负沧洲”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外漂泊的时间之长,沧洲的意象也加强了这一漂泊感。后两句“诗袍醉帽黄埃底,羞见扶风马少游”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穿着诗袍醉帽却身处浑浊的黄埃之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名士马少游的羡慕与自愧不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与人事的对比,描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鸥鹭逢人问归信:描绘自然界的生灵与人类的互动,暗寓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 三年作客负沧洲:强调时间的漫长与漂泊的无奈,沧洲象征着遥远的故乡。
    • 诗袍醉帽黄埃底:描绘了诗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心的失落,黄埃象征着浑浊的环境。
    • 羞见扶风马少游:流露出诗人对名士的羡慕与自愧不如,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如“鸥鹭逢人”使自然生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情感丰富,意蕴深邃。

意象分析:

  • 鸥鹭:象征自然与自由,反映诗人的孤独。
  • 沧洲:象征故乡与归属感。
  • 黄埃:象征生活的困境与浑浊。
  • 诗袍、醉帽:象征诗人的身份与内心的矛盾。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史弥宁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扶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陶渊明
      • B. 马少游
      • C. 王羲之
      • D. 司马迁
    3. “三年作客”的意思是?
      • A. 在外漂泊三年
      • B. 三年后回家
      • C. 三年未归
      • D. 三年无事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江雪》寒山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诗词对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加直接与浓烈,而史弥宁则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更为内敛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茫茫曲 送僧游天台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 其十 鄂渚赠祥公 寄冯使君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寄庐山大愿和尚 遇道者 春山行 送僧归华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琴剑飘零 見字旁的字 深居简出 辰字旁的字 头高 说黑道白 万贯赀财 包含嫁的成语 豕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垂露 令出惟行 包含畏的成语 漏齑搭菜 冷眼 包含冰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生寄死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