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感

《杂感》

时间: 2025-05-03 21:27:04

诗句

苦热惟忧不复凉,转头忽已见清霜。

道人若悟无寒暑,堕指流金总道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7:04

原文展示:

苦热惟忧不复凉,
转头忽已见清霜。
道人若悟无寒暑,
堕指流金总道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忧虑,感叹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看到了清霜的迹象。诗中提到,如果一个人真正领悟了无寒暑的道理,那么无论是金钱还是其他物质的追求,都只是手指间流动的金子,最终都只是道场的一部分。

注释:

  • 苦热:指炎热的天气,给人带来苦恼。
  • 不复凉:再也不会凉爽了。
  • 道人:指修道之人,通常用来形容追求道理的人。
  • :领悟,理解。
  • 寒暑:指寒冷和炎热的季节。
  • 堕指流金:形容金钱如同从指缝中流逝般,空虚而无实。
  • 道场:指修炼的地方,通常是指修道、修行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国破家亡,诗歌作品以豪放悲壮著称,作品内容多涉及爱国情怀、个人遭遇及自然景象等。

创作背景:

《杂感》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日衰、民生困苦之际,诗人对时局感到无奈,通过对比炎热和寒霜,表达了对人生和时间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道理的领悟。

诗歌鉴赏:

《杂感》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哲理,展示了陆游对生活的思考。首句“苦热惟忧不复凉”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酷热的苦恼,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第二句“转头忽已见清霜”则通过对比手法,揭示出时间的快速流逝,令人感受到一种惆怅和无常。接下来的“道人若悟无寒暑”,引入了哲理的思考,暗示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能够超越季节的变化,从而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最后一句“堕指流金总道场”,以流金比喻物质的短暂,强调在道理面前,物质追求的无意义,突显了人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在情感上从个人的苦恼转向对真理的追求,展现了陆游作为哲人和诗人的双重身份,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苦热惟忧不复凉:表现出对酷热的忧虑,说明时令变化的无情。
  2. 转头忽已见清霜:时间飞逝,转眼已到秋冬,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3. 道人若悟无寒暑:如果能理解生命的真谛,就能超越寒暑的困扰。
  4. 堕指流金总道场:强调物质的空虚,真理才是生命的真正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苦热”和“清霜”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时间的流逝。
  • 比喻:将金钱比作“流金”,表达其虚无缥缈的特性。
  • 反语:表面上看似对环境的感慨,实则深藏人生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感悟,探讨了时间的流逝、物质的虚无,强调领悟真理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苦热:象征生活中的苦难与烦恼。
  • 清霜: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道人:追求真理的人,象征智慧。
  • 流金:比喻财富的短暂和虚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霜”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幸福的到来
    • C. 物质的富足
    • D. 青春的逝去
  2. “道人若悟无寒暑”的意思是?

    • A. 追求财富
    • B. 领悟生命的真谛
    • C. 忧虑未来的天气
    • D. 享受生活的乐趣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对比
    • C. 排比
    • D. 夸张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和国家命运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陆游的《杂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主题上都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陆游更注重社会时局的影响,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魅力。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九里 家居自戒 春晚 湖村野兴 春晚村居杂赋绝句 晓寒 夏夜 五更闻雨思季长 泛舟 村舍杂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工字旁的字 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鱼游濠上 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鼠目寸光 釆字旁的字 经训 警唱 包字头的字 籍礼 随珠荆玉 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相柄 稔腻 蹑手蹑脚 乐极悲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