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0:21
省宿题天官厅後竹林
秋声偷入翠琅玕,
叶叶竿竿玉韵寒。
声在树间元未是,
秋声只在竹林间。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声音悄然传入了翠绿的竹林,竹叶与竹竿在寒冷的秋风中发出清冷的声音。其实这种声音并不在树木之间,而是只存在于竹林中。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自然真切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秋季,作者在天官厅的后面竹林中宿夜,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此情此景下的思考与感受,体现了深厚的自然情怀。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竹林中独特的声音与氛围。诗的开头便引入秋声,给人一种清冷、幽静的感觉。竹林的翠绿与秋天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巧妙地用“偷入”一词,传达出秋声的悄然无息,仿佛是秋天的一种秘密。接下来的“叶叶竿竿”则是对竹林细致入微的描写,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
在“声在树间元未是”一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声音本质的思考,似乎在说这秋声并不在树木之间,而是竹林的独特之音,突显出竹林的独特性和孤独。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似乎在反映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变迁的深刻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孤独与宁静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声音主要来自哪个地方?
A. 树间
B. 竹林
C. 水边
D. 山顶
诗中“叶叶竿竿”是为了表现什么?
A. 竹子的粗壮
B. 竹子的细腻
C. 竹子的数量
D. 竹子的颜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