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5:57
鹧鸪天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拍塞车箱满载书。
梁鸿元与世相疏。
只缘携手成归计,
不恨埋头屈壮图。
苍玉研,古铜壶。
坐看儿辈了耕锄。
年年此日如川酒,
千尺青松尽未枯。
全诗翻译:
打满书籍的车箱,
梁鸿和我与世隔绝。
只因携手同归的计划,
不恨埋头苦干的壮志。
苍玉制成的砚台,古铜制成的壶。
坐着看孩子们耕耘与锄地。
年年在这一天,如同在饮酒,
千尺高的青松始终不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是金朝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见长。元好问的诗风多样,既有清新婉约的词作,也有雄浑激昂的诗篇。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金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多感到与世隔绝的失落感。诗中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同时也流露出对后辈的期望和对长久不衰理想的追求。
《鹧鸪天》以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意象和深远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矛盾的思考。开头的“拍塞车箱满载书”,以生动的图景引出诗人对书籍的热爱,反映了知识的丰富和对文化的珍视。接着提到“梁鸿”,不仅仅是对这位隐士的敬仰,更是对那种追求卓越、拒绝世俗的精神的向往。
“只缘携手成归计”,则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理想,传达了希望与归属感。接下来的“苍玉研,古铜壶”描绘了诗人宁静的生活情景,体现了他对生活质朴与自然的向往。最后两句“年年此日如川酒,千尺青松尽未枯”则以青松的长青象征生命的持久与恒定,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的坚持与希望。
整首诗在平淡中见深邃,既有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的坚持与对现实的反思。通过对知识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梁鸿”象征什么?
A. 隐士和拒绝世俗
B. 富贵荣华
C. 诗人的朋友
诗中“苍玉研”与“古铜壶”分别象征些什么?
A. 知识与财富
B. 生活的质朴与雅致
C. 年龄与时间
“千尺青松尽未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理想的坚持与希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