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5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5:54
下小茅峰行平野约四五里入玉晨观
作者: 朱凯 〔明代〕
先朝台殿影重重,
香霭霏微散碧空。
金液妙存云笈里,
玉晨形在宝珠中。
桧生左纽天机契,
龙豢前池海脉通。
绿发仙翁披鹿褐,
一龛神气与生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美丽景象。首先,诗人描绘了昔日宫殿的影子重重叠叠,香气轻轻飘散在碧蓝的天空中。接着提到金色的液体在云中的宝筏里妙不可言,晨光的形象则像宝珠一样被包裹着。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生长在左侧的桧树与天机相契合,龙的灵气在前池与海脉之间自由流动。最后,诗人描绘了一位仙翁披着鹿皮,神态自然,似乎与生俱来,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妙的画面。
作者介绍: 朱凯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
创作背景: 该诗产生于朱凯对自然与神秘文化的探索,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和宇宙关系的思考。诗中展现了他对早晨自然景象的热爱,以及对古代传说的敬仰。
朱凯的《下小茅峰行平野约四五里入玉晨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仙境氛围。诗的开篇便以“先朝台殿影重重”引入,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暗示了诗人对往日繁华的回忆。接下来的“香霭霏微散碧空”,不仅描绘了晨雾中的香气,更传达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在“金液妙存云笈里,玉晨形在宝珠中”中,诗人通过对比,将天上的晨光和美酒的滋味结合,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美好。后面的“桧生左纽天机契,龙豢前池海脉通”,则将自然与宇宙的奥秘融为一体,传达出一种哲学的思考。
最后两句“绿发仙翁披鹿褐,一龛神气与生同”则引入了神秘的元素,让整首诗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仿佛在暗示着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共存。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美的赞颂与对人文历史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深刻联系,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人们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香霭”指的是什么?
A. 香气的雾气
B. 花香
C. 烟雾
答案: A
“金液”在诗中象征?
A. 美酒
B. 财富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 C
诗中提到的“仙翁”象征什么?
A. 权力
B. 超脱与智慧
C. 财富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朱凯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展示了自然的美好与人文的思考,但朱凯的作品更加强调历史的沉淀与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注重描写自然景色的清新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