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1:45
如梦令 其一
尘满一絣文绣。
泪湿领巾红皱。
初暖绮罗轻,
腰胜武昌官柳。
长昼。长昼。
困卧午窗中酒。
如梦令的第一首:
满身尘土的绣衣,
泪水湿透了红色的领巾。
初春的暖气中,轻薄的绸罗衣裳,
腰肢比武昌的柳树还要婀娜。
漫长的白昼,漫长的白昼,
我困倦地躺在窗边,喝着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音乐家。他的词风华丽、细腻,注重音韵和节奏,被尊为“词宗”。周邦彦在音乐、舞蹈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对宋代词的发展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如梦令》系列词作大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情境,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词写于初春时节,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内心的情绪,可能与个人的情感经历有关。
这首《如梦令》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浓厚的情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开篇“尘满一絣文绣”,即以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引入,展现了华丽衣裳的背后却是满身的尘土,暗示着生活的无奈与沧桑。接着通过“泪湿领巾红皱”,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深度,泪水不仅仅是悲伤的体现,更是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初暖绮罗轻,腰胜武昌官柳”,将视线转向春天的暖意以及美人的身姿,生动描绘出一种轻盈与柔美。这里的“武昌官柳”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作者对美的升华与对比,使得词中的女子形象更加鲜明。最后的“长昼。长昼。”则是对时间的无奈感叹,反映出一种困倦与无所事事的状态,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内心的疲惫。
整首词通过精致的细节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兼具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使得读者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浓厚的情感波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词中蕴含着一种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示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如梦令》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周邦彦
C. 苏轼
在诗中,武昌的柳树象征什么?
A. 坚韧
B. 美丽
C. 凋零
“长昼”这一句强调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聊与困倦
C. 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