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村居二首 其二

《村居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7 23:47:13

诗句

春波澹澹卷寒漪,长日萧萧静竹扉。

村舍蚕催桑叶大,山田鹿食麦苗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47:13

原文展示:

春波澹澹卷寒漪,长日萧萧静竹扉。村舍蚕催桑叶大,山田鹿食麦苗稀。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水波轻轻荡漾,卷起寒冷的波纹,漫长的日子里,竹门静静地闭着。村舍里蚕儿催促桑叶长大,山田上鹿儿吃着稀疏的麦苗。

注释:

  • 春波澹澹:春天的水波轻轻荡漾。
  • 寒漪:寒冷的波纹。
  • 长日萧萧:漫长的日子里,形容时间静谧。
  • 静竹扉:竹门静静地闭着。
  • 蚕催桑叶大:蚕儿催促桑叶长大,指蚕的生长需要桑叶。
  • 山田鹿食麦苗稀:山田上鹿儿吃着稀疏的麦苗,形容麦苗稀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果(约1189-1269),金朝诗人,字无咎,号东篱,山东济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乡村的宁静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乡村的宁静与和谐。首句“春波澹澹卷寒漪”通过水波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寒冷的余韵。次句“长日萧萧静竹扉”则通过竹门的静谧,表现了乡村的宁静和时间的缓慢流逝。后两句“村舍蚕催桑叶大,山田鹿食麦苗稀”则通过蚕和鹿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细节和自然的和谐。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春波澹澹”和“寒漪”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水波和寒冷的波纹,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寒冷的余韵。
  • 次句“长日萧萧静竹扉”通过竹门的静谧,表现了乡村的宁静和时间的缓慢流逝。
  • 后两句通过蚕和鹿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细节和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春波澹澹”比喻春天的水波轻轻荡漾。
  • 拟人:“蚕催桑叶大”拟人化蚕儿催促桑叶长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 春波:春天的水波,象征生机和活力。
  • 寒漪:寒冷的波纹,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寒冷的余韵。
  • 竹扉:竹门,象征乡村的宁静和简朴。
  • 蚕:蚕儿,象征乡村生活的细节和勤劳。
  • 鹿:鹿儿,象征自然的和谐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波澹澹”形容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风 B. 春天的水波 C. 春天的阳光
  2. “长日萧萧静竹扉”中的“萧萧”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声 B. 时间 C. 竹门
  3. “村舍蚕催桑叶大”中的“蚕催”是什么意思? A. 蚕儿吃桑叶 B. 蚕儿催促桑叶长大 C. 蚕儿在桑叶上爬
  4. “山田鹿食麦苗稀”中的“麦苗稀”形容的是什么? A. 麦苗茂盛 B. 麦苗稀疏 C. 麦苗枯萎

答案:1. B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果的《村居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但杨果的诗更注重细节的描写,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 《金诗选》:收录了杨果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田园诗选》:收录了多位古代诗人的田园诗作,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庄子 题赠郑秘书徵君石沟溪隐居 早春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苏州刘郎中 梦旧 答客问杭州 和裴令公南庄绝句 行香归 重过寿泉,忆与杨九别时,因题店壁 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韵(同用淹字) 春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弓字旁的字 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仗义疏财 苦海茫茫 功成不居 長字旁的字 鸣玉曳履 建之底的字 包含血的成语 试试缩缩 重岩叠嶂 周觞 淫威 贝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农村 风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