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3:46
原文展示:
老牛带月原上耕,耕儿怒呼嗔不行。瘢疮满背股流血,力乏不胜空哀鸣。日暮归家羸欲倒,水冷萁枯豆颗少。半夜风霜彻骨寒,梦魂犹绕桃林道。服箱曾作千金犍,负重致远人所怜。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
白话文翻译:
老牛在月光下耕作于原野,耕作的儿童愤怒地呼喊它不前进。牛背上满是疮疤,血流不止,力量耗尽,只能空自哀鸣。太阳落山回家时,牛已经疲惫得快要倒下,水冷草枯,豆子稀少。半夜时分,风霜刺骨寒冷,梦魂依旧在桃林道上徘徊。曾经作为价值千金的健壮牛,背负重物,走远路,受到人们的怜悯。如今被抛弃,不再是原来的主人,吃得饱还不如偷食仓库的老鼠。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果(约1190-1269),金朝诗人,字无咎,号东篱,山东济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牛的悲惨境遇,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劳动者的艰辛生活和被剥削的现实。诗中的老牛象征着辛勤劳动却得不到应有尊重和回报的劳动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老牛的视角,深刻描绘了其辛勤劳作却遭受不公待遇的悲惨境遇。通过“带月原上耕”、“瘢疮满背股流血”等生动细节,展现了老牛的艰辛和痛苦。诗中的“日暮归家羸欲倒”、“半夜风霜彻骨寒”等句,进一步强化了老牛的悲惨境遇,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最后两句“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更是对社会不公的尖锐批判,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牛的悲惨境遇,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劳动者的艰辛生活和被剥削的现实。诗中的老牛象征着辛勤劳动却得不到应有尊重和回报的劳动者,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老牛象征着什么? A. 辛勤劳动的劳动者 B. 偷食仓库的老鼠 C. 价值千金的健壮牛 D. 愤怒的儿童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老牛的悲惨境遇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A. 老牛带月原上耕 B. 瘢疮满背股流血 C. 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 D. 梦魂犹绕桃林道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拟人、对仗 B. 夸张、排比、设问 C. 反问、反复、对比 D. 设问、排比、对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