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5:41
蟾影上帘端。记得同看。
和他密语到更残。
不管人间风露重,只管贪欢。
重凭碧雕阑。无限心酸。
玉楼人去几时还。
争似窗前明月色,依旧团圆。
月亮的影子映在窗帘的边缘,我记得曾与你一起欣赏。
我们曾在夜深人静时低声细语,直到夜色渐深。
不管人间的风和露水多么沉重,我只想尽情享受欢愉。
我依靠在雕刻精美的栏杆上,心中无限的酸楚。
那玉楼中的人儿,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比起窗前明亮的月色,还是那份团圆的感觉更让人怀念。
作者介绍:李继熙(1878-1922),字梦阮,号秋水,晚号松隐,近代诗人,擅长词曲,诗风婉约。其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情感细腻,常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个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近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离别与思念后,借助月影、欢愉等意象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团圆的渴望。
《卖花声 见月有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诗作。开篇以“蟾影上帘端”引入,生动呈现出月光洒落窗帘的画面,给人一种温柔而静谧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接着“记得同看”一句,勾起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月色的美好回忆,情感瞬间变得亲切而温暖。然而,伴随着夜色的加深,诗人与友人的交谈也渐渐消逝,象征着美好的时光流逝以及人际关系的脆弱。
“不管人间风露重,只管贪欢”一句,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苦难时的豁达态度,尽管生活艰辛,他依然选择沉醉于欢愉之中,这种矛盾的情感映射出人性的复杂与深邃。接下来的“重凭碧雕阑”则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心中的“无限心酸”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在结尾部分,诗人以“玉楼人去几时还”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最后以“争似窗前明月色,依旧团圆”回归到月亮的意象,暗示了对团圆时刻的期待与向往,仿佛即使身处离别,也希望在明月的照耀下,心灵能够再次团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团圆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在生活苦难中对欢愉的追求和对离别的深切思考,折射出人性对情感的渴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蟾影”指代什么?
a) 星星
b) 月亮
c) 太阳
诗中“重凭碧雕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战争
b) 时光流逝与团圆的渴望
c) 自然风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