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时间: 2025-05-03 23:19:36

诗句

代对,意甚美矣。

翌日,为赋此词褒之也

水纵横,山远近。

拄杖占千顷。

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

度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

一瓢饮。

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

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

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9:36

祝英台近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一首词中,诗人通过描绘水与山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的“水纵横,山远近”描绘了一幅自然美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用拄杖支撑,意味着他在岁月的流逝中依旧坚定地面对生活,虽然眼神已老,却仍能在水底看到山的倒影,象征着他内心的清晰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注释:

  • 纵横: 形容水流蜿蜒曲折。
  • 拄杖: 用手杖支撑,用于形容老年人。
  • 羞将: 形容害羞或不愿意。
  • 度教: 经过教导或启发。
  • 青山无定: 青山虽常在,却也会变幻无常。

典故解析:

  • 维摩方丈: 维摩诘是佛教中的一位高僧,象征着智慧与宁静,方丈则是寺庙的住持,表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抗金将领,生于1180年,卒于1235年。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豪情壮志和细腻的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个人的理想和对国家的忧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可能与辛弃疾的个人经历有关,他在抗金战争中屡次出征,经历了许多风雨,因而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词中表达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他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水与山的描写,展现了辛弃疾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词的开头“水纵横,山远近”便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宁静的意境。诗人借助自然的景象,表达出内心的安静与思考。接着,诗人用“拄杖占千顷”形象地描绘了年长者对生活的坚持,虽然年华已逝,但仍然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伏。

“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一句,既表达了诗人自谦的态度,也体现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清晰理解。水面映射出的山影,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最后,诗人提到“维摩方丈”,表达了一种对世俗喧嚣的逃避,渴望在宁静中寻求内心的安宁。整首词从自然景物入手,逐步引申到对生命与理想的思考,情感丰富而深刻,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纵横,山远近”:描绘水流与山景的交错,展现自然的辽阔。
  • “拄杖占千顷”:老者拄杖而立,象征着坚持与岁月的沉淀。
  • “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表达了自谦与对理想的追求。
  • “度教水动山摇”:暗示内心的动荡与思考。
  • “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人生如山水般变幻无常,淡然面对。
  • “一瓢饮”:象征简朴与自在。
  • “人问翁爱飞泉”:引入外界的询问,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来寻个中静”:渴望寻找内心的宁静。
  • “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之间的对比。
  • “我眠君且归休”:表达对亲友的关心与告别。
  • “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渴望在超然的境界中等待理想的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 “水底看山影”比喻内心的真实与外在的虚幻。
  • 拟人: “水动山摇”,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 每句的结构对称,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反映出人生的沉浮与哲理,体现了辛弃疾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喧嚣时,选择了超然与淡泊的态度,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 代表稳重与理想。
  • 拄杖: 象征岁月的积淀与坚持。
  • 飞泉: 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纵横”的意象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自然的优美
    • B. 人生的变化
    • C. 社会的喧嚣
    • D. 个人的理想
  2. “我眠君且归休”中“君”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自己
    • C. 自然
    • D. 亲人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忧伤
    • B. 喜悦
    • C. 宁静与淡泊
    • D. 激进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风对比:辛弃疾以豪放著称,而李清照则偏向于细腻与婉约,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但均体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词选》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 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 和李宪使 和李宪使 和洪司令梅花 和洪司令梅花 和洪司令梅花 和洪司令梅花 和洪司令梅花 和洪司令九日观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掩的词语有哪些 狼号鬼哭 厉武 又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酒租 卜字旁的字 包含西的词语有哪些 相习成风 觚竹 买臣覆水 望尘奔溃 倒八字的字 包含晒的词语有哪些 挽搂 汛期 融会通浃 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