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潇潇雨 芦花

《潇潇雨 芦花》

时间: 2025-05-08 01:21:05

诗句

蓦西风吹白少年头。

江边又惊秋。

正鸥汀风紧,雁桥水涨,蟹屿云浮。

几日篷窗拥醉,典尽鹔鹴裘。

每到黄昏后,便忆衾裯。

千古吹箫倦侣,叹瓶中飘泊,一舸沈浮。

怕客魂摇醒,晴雪满孤舟。

入丹青、寒沙急雁,趁几枝、粉笔画风流。

却疑是、暮春三月,飞絮成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1:05

原文展示:

蓦西风吹白少年头。江边又惊秋。正鸥汀风紧,雁桥水涨,蟹屿云浮。几日篷窗拥醉,典尽鹔鹴裘。每到黄昏后,便忆衾裯。千古吹箫倦侣,叹瓶中飘泊,一舸沈浮。怕客魂摇醒,晴雪满孤舟。入丹青寒沙急雁,趁几枝粉笔画风流。却疑是暮春三月,飞絮成球。

白话文翻译:

西风突然吹过,白发的少年再次感受到秋天的到来。江边的景象令人惊异,正值鸥鸟飞翔,风势紧凑,雁桥水位上涨,蟹屿在云间浮动。几日的醉意在篷窗之中缭绕,典藏的鹔鹴裘已尽。每当黄昏降临,总会回忆起温暖的被褥。千古以来的吹箫乐曲让人倦怠,感叹着瓶中漂泊的情感,独自一船在水面上沉浮。害怕客人的灵魂被惊醒,晴天的雪花飘落在孤舟上。画师在寒沙中赶上急行的雁,趁着几枝粉笔勾勒出风流的景象。却仿佛又回到了暮春三月,飞絮像球一样飘荡。

注释:

  • :突然、意外。
  • 鹔鹴:一种鸟类,此处指代轻便的衣物。
  • 衾裯:被褥、床具。
  • 丹青:指绘画,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宪融(1879年-1915年),字子贞,号秋水,近代诗人,生于江苏。他的作品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顾宪融的晚期,正值人生多感之际,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潇潇雨 芦花》是一首充满浓厚秋意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首句“蓦西风吹白少年头”便引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无常,西风的吹拂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对生命流逝的隐喻。随着诗句的展开,江边的种种景象如鸥鸟、雁桥、蟹屿交织成一幅秋日的画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诗人通过对黄昏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尤其是与伴侣的相处时光。那种对“衾裯”的怀念,既是对温暖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孤独的无奈。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漂泊的感叹更显深沉,似乎在暗示着对人生无常的哲思。最后,诗人用“飞絮成球”这一意象,象征着时间的匆匆与生命的轮回,令人深思。

整首诗不仅在景物描写上色彩斑斓,更在情感表达上层次分明,展现了顾宪融深邃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蓦西风吹白少年头:突如其来的西风吹拂着白发的少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江边又惊秋:在江边,秋天的气息让人惊觉。
  • 正鸥汀风紧,雁桥水涨,蟹屿云浮: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风起水涌的动感。
  • 几日篷窗拥醉,典尽鹔鹴裘:表达了几日的醉意,象征着对往昔的迷恋与怀念。
  • 每到黄昏后,便忆衾裯:黄昏时分,诗人常常想起温暖的被褥,流露出一种思乡之情。
  • 千古吹箫倦侣,叹瓶中飘泊:感叹古往今来的感情,表达了孤独与漂泊的心情。
  • 怕客魂摇醒,晴雪满孤舟:害怕梦中的快乐被打破,孤舟上飘落的雪花更显孤独。
  • 入丹青寒沙急雁,趁几枝粉笔画风流:描绘画师捕捉飞雁的场景,象征着把握瞬间的意愿。
  • 却疑是暮春三月,飞絮成球:最后用飞絮的意象,回归到对春天的怀念,展现时间的流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古吹箫倦侣”用乐器比喻情感的无奈。
  • 拟人:如“怕客魂摇醒”使抽象情感具象化,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如“晴雪满孤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深刻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悟。

意象分析:

  • 西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代表成熟与思索,常常与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
  • 黄昏:象征人生的晚期,充满怀旧与反思。
  • 飞絮:象征年轻、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蓦”字的意思是: A. 一直 B. 突然 C. 慢慢

  2. 诗中提到的“衾裯”指的是: A. 衣服 B. 被褥 C. 食物

  3. 诗中“飞絮成球”是用来形容: A. 春天的景象 B. 秋天的寒冷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突然
  2. B. 被褥
  3. A. 春天的景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顾宪融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感慨的思考,但顾宪融更偏向描绘自然景象,李清照则更多地流露对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顾宪融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次韵成父二首 春日杂言十一首 对梅有作六首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呈晦庵二首 其二 十五夜月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晚坐欲过在伯而不能 与李衢州峄四首 读东坡和陶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包含汰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枙臬 五斗折腰 散体 无兄盗嫂 应天顺民 埤污 走阴差 羽字旁的字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包含檋的词语有哪些 贾害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氏字旁的字 鬼蜮技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