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3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36:21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一
羽衣药叟欢迎,
手执兰花共行。
从此十年不调,
可能久视长生。
这一首诗描绘了一位仙人(药叟)在茅山迎接诗人的场景,手中握着兰花,二人一起漫步。诗人表达了与仙人相伴的愿望,渴望通过这种交流,能够获得长生不老的秘笈,从此十年不再遭受尘世的烦恼。
周文璞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道教文化相结合的作品而著称。他的诗作往往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道家哲学的向往。
该诗创作于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厚理解与向往之际,表达了他对长生不老理想的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境界。诗人以“羽衣药叟”作为引子,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仙气的场景,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诗中“手执兰花”不仅是对药叟的描述,也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的向往。兰花象征纯洁与高雅,诗人在此强调了修道的清净与高远。
“从此十年不调”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烦扰的逃避愿望,而“可能久视长生”则是对长生不老的渴望。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有力,情感上深邃而富有哲理,流露出对逍遥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长生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长生理想的追求与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羽衣药叟”指的是谁?
A. 诗人
B. 仙人
C. 普通人
答案: B
诗中的“兰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和清雅
C. 权力
答案: B
“从此十年不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追求名利
B. 避免世俗烦扰
C. 旅行四方
答案: B
比较周文璞的《望茅山六言三首》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但周文璞的作品更侧重于隐逸生活的渴望,而李白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