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9:42
贺新郎 补撰前内子传有感
作者: 魏元旷
行作稽山土。甚遗踪久成断梦,惘然重睹。
高树清阴茅舍合,轧轧机声出户。
更呼鸭喌鸡洄溯。生长农家原自乐,
定金龟卜婿谁知误。换不去,荆和布。
世途阅尽方成悟。忆当时鸣机午夜,
折蔬新圃。一卷深闺相伴对,
拥髻更番缝补。今须信荼甘荠苦。
过去繁华如嚼蜡,祗白头赢得哀江浒。
都不及,晓窗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过去生活的反思。
“行作稽山土。”——走在稽山的土地上,
“甚遗踪久成断梦,惘然重睹。”——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的踪迹,变成了断断续续的梦,失落而又感慨地再次看到。
“高树清阴茅舍合,轧轧机声出户。”——高大的树木投下清凉的阴影,草屋的门口传来机声,
“更呼鸭喌鸡洄溯。”——还有鸭子叫声和鸡鸣在呼唤。
“生长农家原自乐,”——在农家的生活本来是快乐的,
“定金龟卜婿谁知误。”——但偏偏通过占卜选择的婚配,却是个误会。
“换不去,荆和布。”——换不掉的只有荆棘与布匹。
“世途阅尽方成悟。”——经历了世事,才渐渐领悟。
“忆当时鸣机午夜,”——回忆起当时半夜里机声的响起,
“折蔬新圃。”——采摘新园里的蔬菜。
“一卷深闺相伴对,”——在深闺中与伴侣相对,
“拥髻更番缝补。”——一边拥着发髻,一边轮流缝补衣物。
“今须信荼甘荠苦。”——如今只能相信荼荠的苦涩,
“过去繁华如嚼蜡,”——过去的繁华就像是在嚼蜡一样,
“祗白头赢得哀江浒。”——只换来白头苍苍,满腹愁苦。
“都不及,晓窗语。”——都比不上清晨窗前的细语。
作者介绍:魏元旷,现代诗人,出生于XX年,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他的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生活的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对家庭与生活的深刻反思之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生活现实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农村生活,传达出对简单、朴实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厌倦。
这首《贺新郎 补撰前内子传有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古词,诗人在词中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展现了对过去岁月的深切怀念。首句“行作稽山土”,便将读者引入了熟悉的故乡场景,紧接着通过“断梦”和“惘然重睹”来表达因时光流逝而产生的失落感。这里的“高树清阴”和“轧轧机声”,不仅描绘了农村的宁静和忙碌,也暗含着诗人对那段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
诗中对农家生活的细腻描绘,如“呼鸭喌鸡洄溯”,“生长农家原自乐”,让人感受到一种亲近自然、和谐美好的情感。然而,生活的无奈和选择的误区则通过“定金龟卜婿谁知误”表现出来,显现出生活的复杂与无常。
在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曾经的点滴,“忆当时鸣机午夜,折蔬新圃”,那是与伴侣共享的温暖时光,尽管随着岁月的推移,生活的苦涩也愈加显现,“今须信荼甘荠苦”。最后一句“都不及,晓窗语”更是极具情感力量,表现出与爱人分享生活的点滴,才是最珍贵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生活的真谛与人性的温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人际关系温暖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与情感表达,诗人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描绘故乡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金龟”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