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横舟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横舟》

时间: 2025-05-03 21:59:08

诗句

山崦少人渡,夕阳横钓艖。

颠风卷重险,争浪扬层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9:08

原文展示:

山崦少人渡,夕阳横钓艖。
颠风卷重险,争浪扬层波。

白话文翻译:

山峦之间几乎没有人来渡船,夕阳下渔舟横在水面上垂钓。
狂风卷起重重险滩,激荡的浪花扬起层层波涛。

注释:

  • 山崦:山峦,指高而起伏的山。
  • 少人渡:几乎没有人渡船,表示此地人迹罕至。
  • 夕阳横钓艖:夕阳西下,小船横在水面上垂钓。
  • 颠风:狂风,指风势猛烈。
  • 重险:险滩,形容水面险象环生。
  • 争浪扬层波:激烈的浪潮掀起层层波涛,形容水的汹涌。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的活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类活动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常体现对山水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山水之间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

诗歌鉴赏:

这首《横舟》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山水间的独特感受。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山峦和渔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孤独的氛围。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水面上,渔舟的身影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以温暖而又平和的感觉。而后两句则转向了自然的狂暴,狂风和浪潮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自然的力量和险峻。诗人在这一幅静与动、宁静与危险的画面间游走,既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又警觉到了其潜在的风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深刻的理解和生动的描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崦少人渡:描绘出一种偏远的环境,暗示了自然的荒凉与静谧。
  2. 夕阳横钓艖:夕阳的余晖洒在渔舟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画面。
  3. 颠风卷重险:转向描述狂风,突显出自然的威力和危险。
  4. 争浪扬层波:浪涛翻滚,生动地表现出水的激荡与动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相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让自然的力量似乎具有情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相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的多面性——既有宁静的美好,也有狂暴的危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崦:象征自然的伟岸与永恒。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渔舟:象征人类在自然中的生存与挣扎。
  • 狂风与波涛:象征自然的力量与不可预测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崦少人渡”中的“渡”是什么意思?

    • A. 渔
    • B. 渡船
    • C. 渡过
    • D. 渡口
  2. “夕阳横钓艖”中的“艖”指的是什么?

    • A. 船
    • B. 水
    • C. 渔
    • D. 夕阳
  3. 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恐惧
    • B. 对自然的敬畏
    • C.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横舟》和王之涣的《登高》,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登高》更侧重于抒发诗人的情感,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横舟》则更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的多重面貌。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深刻的观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精华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选冠子(宿石门) 好事近 好事近 胜胜令 花心动 花心动(芍药) 法曲(遍第三) 水龙吟(庆王诞辰) 松梢月 二色莲(咏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熟石膏 允嘉 孩子王 精意覃思 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寡不胜众 走之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悦尼来远 与时推移 迷罪 鹿字旁的字 痒酥酥 七手八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