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生查子 冬日怀韩夫人

《生查子 冬日怀韩夫人》

时间: 2025-05-07 18:23:32

诗句

雁过纸窗寒,月到空阶冷。

病已不堪愁,梦去人初醒。

犹忆少年时,寄迹如萍梗。

一幅落梅中,相携问花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3:32

原文展示:

雁过纸窗寒,月到空阶冷。
病已不堪愁,梦去人初醒。
犹忆少年时,寄迹如萍梗。
一幅落梅中,相携问花影。


白话文翻译:

大雁飞过纸窗,带来寒意;月光照在空旷的台阶上,显得格外冷清。
我因病痛而无法忍受愁苦,刚刚醒来时,梦境中的人已离去。
我仍然回忆起少年时期,生活如同随波逐流的浮萍。
在这幅落梅的景象中,我与友人携手问候花影。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大雁,象征着秋冬季节的到来。
  • 纸窗:传统建筑中的窗户,隔绝寒风却透出寒意。
  • 月到空阶:月光照在空旷的台阶上,反映了孤寂的氛围。
  • 不堪愁:无法忍受愁苦的状态。
  • 寄迹如萍梗: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活。
  • 落梅:指梅花凋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凄凉。

典故解析:

  • “雁过纸窗寒”可联想到古代文人笔下的孤独与寒寂,表达一种思乡之情。
  • “一幅落梅中”可理解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微,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词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关注生活的细微变化和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生查子 冬日怀韩夫人》写作于寒冷的冬季,诗人因病思念友人韩夫人,表达了对过往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生查子 冬日怀韩夫人》通过描绘寒冷的冬日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雁过纸窗寒”,以大雁的出现引入了冬天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月到空阶冷”,月光的清冷与空旷的台阶相结合,进一步强调了孤独感和时间的流逝。

“病已不堪愁,梦去人初醒”则展现了诗人因病痛而愁苦的状态,梦境的消逝让他更加感受到孤独与无助。此时,回忆起“犹忆少年时,寄迹如萍梗”,让人感受到一种对青春时光的怀念,生活的漂泊使他感到无奈。

最后一句“一幅落梅中,相携问花影”,通过落梅的意象,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虽是落花凋零,却依然有那份温暖的情谊。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冬日的寒冷,暗示诗人的孤独心情。
  • 第二句:月光的冷清与空阶形成对比,进一步烘托孤寂。
  • 第三句:表达因病痛而烦恼,梦中的人离去,象征着现实的无奈。
  • 第四句:回忆少年时的美好,隐含对友谊的珍视与怀恋。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寄迹如萍梗”比喻人生的漂泊与无定。
  • 对仗:前后句中意象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沉,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过往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寒冷的季节。
  • :象征寂寞与思念。
  •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病已不堪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愁苦
    • C. 无聊
  2. “寄迹如萍梗”中“萍梗”象征什么?

    • A. 稳定
    • B. 漂泊
    • C. 丰富
  3. 诗中提到的“落梅”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时光的流逝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 C. 友情的深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思念与孤独。
  • 温庭筠的《更漏子》:同样反映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对比:

  • 王微的《生查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是对失去的时光和情感的追忆,但王微更注重孤独的氛围,而李清照则更多体现女性的柔情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微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与解析》
  • 《王微诗文选》

相关查询

裴仆射东亭 送友人入蜀 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 暮春归故山草堂诗 游辋川至南山,寄谷口王十六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上苔 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春谷幽居 蓝田溪与渔者宿 奉酬圭父末利之作 和季通昼寒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人有罪 漂漂 爵里刺 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本由 倒八字的字 而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来叶 不拘一格 辩口利辞 五衢 心字底的字 而立之年 鱼字旁的字 包含瑶的成语 天机云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