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7:0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7:07:43
泠风穿户皱蛾眉,问苍茫,月盈亏?
萦怀花事,不堪与人私。
且裹秋裳寻旧梦,听菊语,倚疏篱。
鬓丝淩乱又霜披,恨垂髫,已成衰。
韶华去了,不想弄胭脂。
又近重阳风雨日,人老矣,有谁思?
凉风透过窗户,轻轻皱起眉间的愁苦,问苍天,月亮为何时圆时缺?
心中萦绕着花的往事,却不忍与他人分享。
不如裹上秋天的衣裳,去寻找旧日的梦,听听菊花的低语,倚靠着稀疏的篱笆。
鬓发凌乱,已被霜染,恨自己年少时的无知,已然衰老。
青春已经逝去,不再想去涂抹胭脂。
又临近重阳这个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也老了,有谁会怀念我呢?
作者介绍:崔荣江,现代诗人,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著称,其作品多关注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创作背景:这首《江城子重阳》创作于重阳节前后,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江城子重阳》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通过“泠风穿户皱蛾眉”引入,传达出一种凉意和忧愁,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来临,那种岁月的无情让人感到无奈。接着,诗人提到“问苍茫,月盈亏”,用月亮的圆缺作为时间变迁的象征,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在“且裹秋裳寻旧梦”这一句中,诗人希望通过回忆往昔来抵御眼前的孤独,而“听菊语,倚疏篱”则将重阳节的意象引入,菊花不仅是节日的象征,更是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期盼。在韶华逝去,青春不再的无奈中,诗人以“恨垂髫”表达了对青春年少时光的追忆与遗憾,感叹岁月的无情。
最后,诗人以“又近重阳风雨日,人老矣,有谁思?”总结全诗,重阳节的来临不仅意味着节日的欢庆,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孤独,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青春逝去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孤独与对往昔美好的怀念。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泠风穿户皱蛾眉”中的“蛾眉”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