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0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7:23
水龙吟·咏月
晁端礼 〔宋代〕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
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凭栏干,但有盈盈泪眼,罗襟揾。
这首词的作者在京城和洛阳游历得疲惫不堪,夜里因为喝酒而生病,却无人关心我。街道上微微飘着雪,千家门前的月光也显得淡薄,元宵的灯光渐近。梅花的香气在枝头散去,池塘上的冰融化了,春天的消息已经传来。我记得在南楼醉酒时,西城的宴席已然结束,谁还在意春天的困倦。指着流逝的岁月,早已让人惊叹潘郎的双鬓已白。当时的身姿,如今的情绪,想必都已消瘦。即使在马上墙头,纵然让我偶然看到,也很难再认出。站在栏杆前,唯有盈盈泪眼,拭去罗襟上的泪痕。
晁端礼,字藏器,号襟山,宋代著名词人,曾任职于官场。其词风清丽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物为主题。
《水龙吟·咏月》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对月亮和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伤,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水龙吟·咏月》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往昔青春的追忆。词的开头,诗人描绘了自己在京洛的疲惫与孤独,夜里病酒无人问,展现了他内心的寂寞和无助。接下来,诗人将目光投向窗外,描写了冬雪融化、春天来临的景象,这种自然变化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中通过“记南楼醉里”回忆往昔,表现出对春日宴席和朋友欢聚的怀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到自己与往昔的距离越来越远,双鬓早已斑白,身体和情感都已消瘦。这种强烈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对青春消逝的无奈与感伤。
最后一段,诗人站在栏杆前,眼中泪水盈盈,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失落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惆怅。整首词浸透着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哀叹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主题深刻且富有哲理。
诗人游历过哪些地方?
诗中提到的“潘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倦游”指的是什么情感?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晁端礼的《水龙吟·咏月》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李清照则更多描绘女性的情感细腻与生活琐事,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