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2:1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2:18:52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整片天都是白色的,雪中行军的情势更加紧迫。
头顶是高山,狂风卷起红旗穿越大关。
这次要去哪里呢?是赣江那风雪迷漫的地方。
昨天下达的命令,十万工农已经出发去吉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他的诗词常常表现出革命精神和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具有独特的风格,常用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现代革命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达了在艰苦环境中行军的紧迫感与革命斗志,反映了工农群众为实现革命目标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雪天行军的艰苦和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开篇“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通过对雪天行军环境的描写,渲染了行军的艰难,而“情更迫”一语,进一步强调了紧迫感,表现出革命者在困境中迎难而上的决心。接着“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不仅描绘了艰难的自然环境,也通过“风卷红旗”的意象,展现了革命的豪情与气势,似乎在告诉人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革命的信念依然坚定。
“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通过问句引发思考,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然而接下来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则展现出革命的力量与团结,强调了工农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角色。整首诗通过自然环境与人类行动的结合,体现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的深刻理解与热切期盼,展现出一种激昂向上的革命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着革命斗争的艰辛与决心展开,表现了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氛围,传达出对革命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风卷红旗”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吉安”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毛泽东的其他作品如《浪淘沙·北戴河》进行比较,探讨在不同背景下对革命精神的表现与情感基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