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2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21:49
除夕 其四
当年意气亦堪悲,
岁晚胸怀只自知。
十有九分天不管,
百无一遂老如期。
灯寒夜雪渔蓬屋,
春共梅花野竹篱。
衰白东风那解绿,
底须苦向鬓边吹。
全诗翻译:
当年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如今令人感到悲伤,到了岁末年终,心中的感慨只有自己能够理解。生活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事情都不受天意的控制,百般的愿望最终都未能如愿,年老如约而至。寒冷的夜晚,雪花飘落在渔夫的小屋上,春天和梅花一起开在乡野的竹篱旁。老去的白发在东风中显得更加无奈,唯有苦涩的感受在鬓边随风而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通过个人的感慨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无奈,借助“春共梅花”表达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方岳,字君实,号山人,宋代诗人,活跃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刚健清新,擅长描写自然,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除夕之际,正值岁末,诗人回首往昔,情感复杂,带有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人们在年末时常有的心绪。
这首诗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认识。开头两句,诗人以“当年意气”引入,透出对年轻时的怀念与如今的悲凉,展现出一种失落感。接下来的“十有九分天不管,百无一遂老如期”则进一步强调了命运的不公与个人愿望的落空,显示出诗人在岁末时的无奈与愤懑。
中间的描写“灯寒夜雪渔蓬屋,春共梅花野竹篱”,则运用对比手法,灯光的寒冷和夜雪的静谧与春天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也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两句“衰白东风那解绿,底须苦向鬓边吹”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无奈,衰老是自然规律,东风虽然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但对衰老的无助感让人感到更加苦涩。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形成一种怀旧而又无奈的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青春的追忆与对衰老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十有九分天不管”,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灯寒夜雪渔蓬屋”中“灯寒”指的是:
诗中“衰白东风那解绿”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方岳的《除夕 其四》与杜甫的《春望》,二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但方岳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杜甫则结合国事,表现出更为广泛的忧国之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