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4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41:22
菩萨蛮
作者: 陈三聘 〔宋代〕
筇枝探得梅开了。
青鞋渐踏江头草。
日日作东风。
海棠相次红。
离多良会少。
此计应须早。
莫待作行人。
却将愁送春。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景象,梅花已经开了,青色的鞋子踏上了江边的草地。每天都在享受东风,海棠花也相继开放。离别的人多,团聚的人少,这种情况必须早做打算。不要等到出发的时候,才把愁绪送给春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三聘,宋代词人,生活在经历了北宋灭亡后,南宋初期的动荡时代。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其词风清新,意象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春季,正值梅花和海棠盛开的时节,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离别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情感困扰。
《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愁苦。首句“筇枝探得梅开了”,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来临,也暗示了人们对于希望的追寻。接下来的青鞋踏草,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轻快与生机,仿佛让人置身于温暖的春风中。
“日日作东风,海棠相次红”则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气氛,东风带来了温暖,海棠的盛开象征着生活的美好。然而,诗人却在此时转入对离别的感慨,“离多良会少”,暗示着人们在美好时光中却难以相聚。此时,诗人意识到应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在离别时带着愁苦。
最后两句“莫待作行人,却将愁送春”,诗人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春光,不要等到出发时再去思念。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感伤,强调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因离别而增加愁绪,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梅花与海棠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美好、爱情和希望相联系,体现了自然与人情的结合。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离多良会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疲惫
诗中提到的“青鞋”代表了什么?
A. 离别
B. 春天的轻快
C.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