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7:52
小阑干 其二 国历除夕
作者: 章士钊
宜春贴子血斑鲜。
功令急于弦。
日月光华,河山恢复,都说在今年。
沿门挨户到城边。
破屋不成椽。
启缶蛇空,窥瓶米罄,仍办买联钱。
在宜春的墙上贴着鲜红的春联,
新政令如弦上之箭急速推行。
日月的光华照耀下,河山也在逐步恢复,大家都说这一切会在今年实现。
我沿着街道挨家挨户走到城边,
看那破旧的房屋几乎没有遮盖。
打开坛子,发现空空如也,
窥视瓶子,里面的米也已见底,
但我仍然在想方设法准备过年的联钱。
章士钊(1897-1964),字仲华,号观山,现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其作品多反映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苦难,风格多样,兼具古典与现代的元素。
此诗作于除夕之际,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生活状态,反映出社会的困境与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除夕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年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开篇以“宜春贴子血斑鲜”引入,鲜艳的春联象征着新年喜庆的氛围,然而随着“功令急于弦”的转折,诗人将目光引向国家的紧迫政策与民众的困境。诗中描绘的“破屋不成椽”不仅是对自己生活状况的写照,更是对整个社会动荡的隐喻,反映出在新政推行背景下,普通百姓的生活依然艰辛。
接下来的“启缶蛇空,窥瓶米罄”,诗人用细腻的笔触传达出生活的窘迫,表现出对未来的渴望与现实的对比。最后一句“仍办买联钱”则是表达了即便生活艰难,人们仍然希望在新年之际能够保持传统,迎接新年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强烈的情感张力,既有对新政实施的期待,也有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全诗通过对比表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现实的困境,反映了普通百姓在国家政策推进下的艰难生活,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宜春贴子血斑鲜”中的“贴子”意指什么?
“功令急于弦”中的“急于”可以理解为?
诗中提到的“破屋”主要反映了什么?
《除夜作》通过描写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思考,与章士钊的《小阑干 其二 国历除夕》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杜甫关注的是个人的孤独与历史变迁;另一方面,章士钊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变化与民生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