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1:14
亭前柳
作者: 朱雍 〔宋代〕
伫立东风里,放纤手净试梅妆。
眉晕轻轻画,远山长。
添新恨,更凄凉。
尝忆得驿亭人别后,
寻春去尽是幽香。
归路临清浅,在寒塘。
同水月,照虚廊。
在东风里我伫立,轻轻伸出纤纤素手试着梅花妆容。
眉头轻描淡写,远山显得更为悠长。
心中添了新恨,愈加感到凄凉。
曾经记得在驿亭与人别后,
寻春的路上尽是幽幽的香气。
回家的路临近清澈的水面,在寒冷的塘边。
同样的水面映着月光,照映着空寂的走廊。
“驿亭”是古代交通要道上的一个设施,提供休息和饮食的场所。诗中提到“驿亭人别后”,表达了离别的情绪与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朱雍,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丽见长,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天,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离别情感的追忆。
《亭前柳》通过春天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在东风中伫立,手轻轻试着梅妆,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眉头的轻描淡写,隐喻着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柔情,而远山的悠长则传递出一种时间的流逝感,使人感到无尽的思念与孤独。诗中提到的“新恨”,暗示着离别后心中滋生的情感,愈发显得凄凉。
回忆起在驿亭与人分别的时刻,诗人感受到春天的幽香,却也陷入了对往昔的怀念之中。归路临清浅,寒塘的意象增添了一种孤寂感,与水月相映的虚廊,更是让人联想到虚幻与现实的交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惆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离别的惆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冷风
B. 春天的温暖
C. 夏天的烈日
答案: B
“驿亭”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交通便利
B. 离别与思念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 B
诗中“同水月,照虚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寂寞
C. 希望
答案: B
这种对比让我们看到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不同处理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