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1:32
鹧鸪天·两便星前秉烛游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两便星前秉烛游。
滔滔车马九河流。
耳听宣政升平曲,
目断炎兴未复州。
闻鼓吹,强欢讴。
被人嗺送作遨头。
凭谁为扫妖氛静,
却与人间快活休。
在两颗星星下我手持蜡烛游玩。
车马如潮,奔流不息,似乎九河都在奔涌。
耳边听到的是政府歌颂升平的曲调,
眼前却只能望见未复的炎兴州。
我听到鼓乐声,强忍欢歌。
被人送上路,仿佛是个游荡者。
谁来为我扫除妖邪的氛围,
让我在这人世间快活得休息一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梦阮,号东皋,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和平交替之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感慨。
《鹧鸪天·两便星前秉烛游》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魏了翁通过描绘夜游的场景,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开篇“两便星前秉烛游”将读者带入一个夜晚的氛围,星星与烛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温馨的意境。然而,随着词句的发展,诗人所看到的“滔滔车马九河流”揭示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忙,形成了对比。
在“耳听宣政升平曲,目断炎兴未复州”中,诗人耳边传来的升平曲与眼前的破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当下社会安宁表象下潜在问题的深刻忧虑。诗的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人世间快乐的向往,但又感到无奈与失落,无法逃避生活的烦恼与妖邪的干扰,展现了深厚的人生哲理与情感的复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失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滔滔车马”是指什么?
“耳听宣政升平曲”表达了什么情绪?
诗人对“妖氛”的提及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