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4:37
灵芝有良田,岁比万户侯。
平生有力耕,以德作耡耰。
不许仓箱丰,但知钵盂秋。
木鱼一呼饭,千屐如水流。
灵芝道亦然,饱汝即罢休。
但忧汝易饱,未饱非所忧。
后生真可畏,见此观此丘。
昔常为我民,今乃从我游。
得道於灵芝,胸中罗珍羞。
岂特求自饱,将副馁者求。
裹钵忽何之,西风送轻舟。
处处灵芝田,多稼如云浮。
初以非种种,今当不收收。
谁施复谁乞,大块同一沤。
姑且置是事,吾言亦谬悠。
羡观一身轻,翛然逐飞鸥。
灵芝生长在肥沃的田地里,年年丰收犹如万户侯。
我一生辛勤耕作,以德行作为农具。
不求仓库丰盈,只愿钵盂有秋粮。
木鱼一声召唤饭菜,千双木屐如流水般流淌。
灵芝的道理也是如此,吃饱了就该停止。
但我担心你们容易满足,未饱反而不为忧虑。
后辈真让人害怕,见到这片田地和丘陵。
昔日我曾为民众服务,今天却跟随你们游玩。
从灵芝中得到道理,心中珍藏着美食。
难道只为求自饱,还兼顾那些饥饿者?
手中钵盂忽然何去,西风送走轻舟。
到处都是灵芝田,农田如云一般漂浮。
起初不是多种多样,现在却不再收获。
谁施舍,谁乞求,都是同在一个大块沤泥中。
姑且不谈这些事情,我的言辞也许有些空泛。
我羡慕那身轻如燕的人,悠然自得随飞鸥而去。
作者介绍:毛滂(1050年-1110年),字子升,号洧川,宋代诗人,曾任官职,晚年隐居,诗风清新脱俗,兼有儒雅之气。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尤其是对物质贫乏与精神追求的对比。
此诗通过灵芝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灵芝不仅是药用植物,更是象征着长久的生命和健康。诗人以灵芝的成长和丰收为引子,探讨农耕与德行的关系,强调以德为本,以勤劳为根基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反复提到的“饱”与“休”,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诗人在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比中,表达出对后生的担忧和对人性贪婪的反思。
此外,诗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如“仓箱”与“钵盂”,“轻舟”与“重负”,展示诗人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抉择与思索。最后一句“羡观一身轻,翛然逐飞鸥”更是诗人理想生活的写照,渴望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超脱。这种对比和反思,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生活的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对灵芝与人生态度的描绘,呼唤人们关注精神生活,追求内心的丰盈,而非物质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芝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健康
C. 权力
D. 地位
诗人对后生的态度是?
A. 担忧
B. 赞美
C. 轻视
D. 忽视
诗中提到的钵盂象征什么?
A. 知识
B. 生活的基本需求
C. 友情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毛滂的这首诗更关注人际关系与生活态度,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均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但侧重点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