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7:52
原文展示:
愁吟 宋祁 〔宋代〕
夜雨平阶滴,寒灯照幔孤。 未生灵运草,先据惠施梧。 千里徒伤目,三年欲变儒。 回肠啼络纬,远恨送襜褕。 怨曲传繁瑟,悲歌缺唾壶。 此中如借问,掩鼻愿操觚。
白话文翻译:
夜雨滴落在平坦的台阶上,寒灯孤独地照着帷幔。 还未生出灵运的草,却先占据了惠施的梧桐。 千里之外徒然伤眼,三年时光欲变身为儒者。 内心的痛苦如同啼哭的络纬,远方的遗憾送来了襜褕。 怨曲通过繁复的瑟声传递,悲歌中缺少了唾壶。 如果有人在此借问,我愿掩鼻执笔书写。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善于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自身才华未被认可的苦闷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宋祁感到自己才华未被赏识,同时又思念远方亲人时所作。诗中通过夜雨、寒灯等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夜雨、寒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中“未生灵运草,先据惠施梧”一句,既表达了对自身才华未被认可的苦闷,也透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全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的“回肠啼络纬,远恨送襜褕”等句,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夜雨平阶滴,寒灯照幔孤。
未生灵运草,先据惠施梧。
千里徒伤目,三年欲变儒。
回肠啼络纬,远恨送襜褕。
怨曲传繁瑟,悲歌缺唾壶。
此中如借问,掩鼻愿操觚。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苦闷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未被认可的苦闷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未生灵运草,先据惠施梧”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自豪 B. 苦闷 C. 喜悦 D. 平静
诗中“回肠啼络纬,远恨送襜褕”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诗中“此中如借问,掩鼻愿操觚”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决心? A. 放弃 B. 逃避 C. 坚持 D. 沉默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