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7:35
满庭芳(寿金黄州)
作者: 汪莘 〔宋代〕
云梦南来,岷嶓东会,楼前天水苍茫。
黄州太守,万里作金汤。
淮上烟尘初敛,仍安集耕陇渔乡。
须知道,纶巾羽扇,不独数周郎。
生朝,遥想处,雪消赤壁,春动黄冈。
有新翻杨柳,细抹丝簧。
竹外一枝更好,应回首清浅池塘。
看看也,天边凤诏,归侍赭袍光。
这首词描绘了从云梦山南来,岷山东会,眼前望去楼前的天水苍茫的景象。黄州的太守在这片万里金汤之地治理政事。淮水上的烟尘刚刚平息,乡村的耕作和捕鱼依然安宁。想当年,身披纶巾,手持羽扇的人,不仅仅是周瑜一位英雄。今天,我遥想当年雪消的赤壁,春天的黄冈美景。新翻的杨柳轻轻拂动,细致如丝的乐声响起。竹子外的一枝花更为娇美,回首那清澈的池塘。看看天边的凤诏,归来侍奉那穿着赭色袍子的君主。
作者介绍:
汪莘,字仲明,号南田,宋代诗人,生于浙江,其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满庭芳》是汪莘在黄州担任太守期间所作,表达了对黄州美丽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历史英雄的追思,同时也寄托了对治理地方的责任感。
《满庭芳(寿金黄州)》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历史感的词作。开篇以“云梦南来,岷嶓东会”引入,自然景色与历史背景交织,展现出黄州的苍茫与壮丽。词中提到的“黄州太守,万里作金汤”,突显了治理地方的使命感与理想。
词作后半部分,通过对“周郎”的提及,借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引出对自己作为太守的思考。诗人在描绘自然的时候,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整首词既有历史厚度又有现实的生动感。同时,结尾“看看也,天边凤诏,归侍赭袍光”更是展现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身份的自省,既有对历史的尊重,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云梦南来,岷嶓东会,楼前天水苍茫。
描绘出黄州的自然风光,给人苍茫辽阔的感觉。
黄州太守,万里作金汤。
表达了太守的志向与责任感,治理效果显著。
淮上烟尘初敛,仍安集耕陇渔乡。
反映了地方安定,民众安居乐业。
须知道,纶巾羽扇,不独数周郎。
引用历史人物,强调自身的责任与理想。
生朝,遥想处,雪消赤壁,春动黄冈。
回忆历史,表达对赤壁之战的思考与春天生机的渴望。
有新翻杨柳,细抹丝簧。
细腻的描写,展现春天的生机。
竹外一枝更好,应回首清浅池塘。
通过美丽的意象,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看看也,天边凤诏,归侍赭袍光。
结尾的自我审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现了对故地的眷恋、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作者的理想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汪莘
D) 陶渊明
“黄州太守,万里作金汤”中的“金汤”比喻什么?
A) 美味的汤
B) 安全的地方
C) 富裕的地方
D) 豪华的建筑
词中提到的“周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周瑜
B) 周杰伦
C) 周邦彦
D) 周恩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汪莘与苏轼的词作,都描绘了赤壁的历史背景,但汪莘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而苏轼则有更多的哲思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