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45
苏幕遮
作者: 晁端礼 〔宋代〕
碧桃花,春婉娩。未断尘缘,暂别瑶池宴。
谪限迢迢应未满。乘月骖鸾。曾有深深愿。
帝城赊,凤楼远。长寿杯深,此际谁人劝。
闷倚屏山凝泪眼。百和烟中,细想千娇面。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碧桃花盛开,春意盎然。诗人感叹未曾完全断绝的尘世情缘,离开了瑶池的宴会。既然被贬谪,遥远的距离让人感到无尽的遗憾。乘着月光,驾着神仙的骏马,曾有过深切的愿望。
在帝城的边缘,凤楼显得遥远。此时手中的长寿杯深深,谁来劝我再饮一杯呢?我只能无聊地倚靠在屏山上,眼中流下泪水。在袅袅的烟雾中,细细回想她那千娇百媚的面容。
晁端礼,字允恭,号东海,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词风格清新婉丽,常表现出情感细腻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苏幕遮》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自己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苏幕遮》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的词作,整首词通过桃花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然而在这美好的表象之下,蕴含着诗人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开篇使用“碧桃花,春婉娩”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随之而来的“未断尘缘”则暗示着诗人对过往情感的留恋。
“乘月骖鸾”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渴望,渴望能够摆脱现实的束缚,回到理想的境地。后半部分的“长寿杯深,此际谁人劝”更是流露出一种孤独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在繁华中的寂寞。最后一句“细想千娇面”通过回忆带来了一丝忧伤,显示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惋惜。整首词的情感层次丰富,意象清新,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奈的感慨,体现了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爱情和春天,瑶池宴则是仙女聚会的场所,象征着理想化的生活状态。长寿杯作为祝酒的象征,折射出诗人对于长久幸福的期望。
《苏幕遮》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晁端礼
C. 陶渊明
D. 杜甫
“碧桃花,春婉娩”中的“婉娩”意指什么?
A. 温柔美好
B. 繁华似锦
C. 苍凉悲伤
D. 迅速凋零
诗中提到的“瑶池宴”象征什么?
A. 人间的纷争
B. 仙境与理想生活
C. 富贵荣华
D. 地狱的苦难
《如梦令》 - 李清照描绘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苏幕遮》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
《临江仙》 - 况周颐通过水的意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苏幕遮》的忧伤情感形成对比。
以上信息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苏幕遮》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