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鹧鸪天》

时间: 2025-07-31 21:24:53

诗句

采采黄花鹄彩浓。

吹开一夜为霜风。

已邀骚客陶元亮,不用歌姬盛小丛。

秋易老,莫匆匆。

齐山高兴古今同。

欲知此地花多少,一眼金英望不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1:24:53

原文展示:

鹧鸪天
采采黄花鹄彩浓。
吹开一夜为霜风。
已邀骚客陶元亮,
不用歌姬盛小丛。
秋易老,莫匆匆。
齐山高兴古今同。
欲知此地花多少,
一眼金英望不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中,黄花正盛开,颜色鲜艳如鹄的羽毛。昨夜的霜风将花瓣吹开,仿佛一夜之间就进入了秋季。诗人已经邀请了骚客陶渊明来赏花,不再需要歌姬在旁吟唱。秋天容易让人感到岁月流逝,别急匆匆地去追赶。齐山的高兴,让古今的诗人都能在此共鸣。想要了解这地方花的数量,只需一眼望去,那金色的花朵延绵不断,望去无穷无尽。

注释:

  • 采采:形容花朵繁盛的样子。
  • 鹄彩:形容像白鹤一样优美的颜色。
  • 骚客:指文人雅士。
  • 陶元亮: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田园诗著称。
  • 金英:指金色的花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胜仲,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秋季,表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慨,以及对友人陶渊明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鹧鸪天》以黄花为引子,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通过语言的细腻刻画,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便以“采采黄花”引入,生动形象,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随着“霜风”的到来,秋意渐浓,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莫要匆忙。这种对时光的珍惜与对友人陶渊明的怀念交织在一起,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最后一句“欲知此地花多少,一眼金英望不穷”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无尽美的向往,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采采黄花鹄彩浓:描绘了黄花的繁盛,色彩鲜艳如鹄。
  2. 吹开一夜为霜风:霜风把花瓣吹开,秋意渐浓。
  3. 已邀骚客陶元亮:诗人邀请陶渊明来赏花。
  4. 不用歌姬盛小丛:不需要歌姬来歌唱,表达对自然的欣赏。
  5. 秋易老,莫匆匆:感叹秋天的流逝,提醒人们不要急躁。
  6. 齐山高兴古今同:齐山的美让古今诗人共鸣。
  7. 欲知此地花多少:想知道这里的花有多少。
  8. 一眼金英望不穷:一眼望去,金色花朵绵延无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花比作鹄的色彩,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
  • 拟人:将秋天拟人化,表现其无情。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美好。
  • 霜风:代表着秋天的来临,寓意时间的流逝。
  • 金英:象征着希望与无尽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骚客”指的是哪位著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2. “秋易老,莫匆匆”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 a) 慢慢地
    b) 急急忙忙
    c) 没有时间

答案

  1. b) 陶渊明
  2. b) 急急忙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
  • 苏轼的《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 比较葛胜仲的《鹧鸪天》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但风格上前者更加细腻温婉,后者则豪放激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友人诗卷 送人游江南 经贾岛墓 别从叔 送友人牧江州 送黄补阙南迁 与友人话别 题唐兴寺小松 怀庐岳书斋 雪中别诗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仁义道德 声域 彩点 包含酌的成语 触目如故 牛字旁的字 憆如 坤隅 相去悬殊 金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面如土色 羽字旁的字 言必有物 一家之长 顾结尾的成语 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