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51
秋怀
凉叶萧萧散雨声,
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
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
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
一望家山眼暂明?
秋天的叶子在寒风中瑟瑟而落,伴随着细雨的声音,空荡的厅堂里,霜气朦胧。黄花在西风中与我有约,白发则是因远道而来的客人而生。我的吟唱像候虫一样愈发难耐,梦中听到寒鹊的叫声,夜里频频惊醒。我何时才能走过石岭和关山,远远地望见我心中的家乡?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子奭,号天锡,金朝著名诗人,政协官员,文学成就卓越,尤其以词和诗闻名。他的诗词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具有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秋怀》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作者借秋天的萧索景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诗中展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归乡的渴望。
《秋怀》以秋天萧瑟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人生的感慨。开篇通过“凉叶萧萧散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纷飞、叶落纷飞的情景,展现了秋天的孤寂。接着“虚堂淅淅掩霜清”,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空荡的厅堂与冷霜的气息让人倍感孤独。
诗中“黄华自与西风约”,不仅描绘了秋天的黄花,更寓意着生命的无常与衰败;而“白发先从远客生”则揭示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接下来的“吟似候虫秋更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夜间的寒鹊声频频惊扰着他,暗示着心中的忧虑与思念。
最后,诗人发出对故乡的渴望:“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现了对归乡的期盼与对亲情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思乡”这个主题展开,通过秋天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一片片寒叶轻轻地飘洒,就像是传来沙沙的雨声;虚寂的厅堂秋风淅淅,遍地铺盖着露冷霜清。 门外,黄菊依旧与西风相约而至;屋里,白发已先为远客伴愁而生。 我好比知时应节的鸣虫,吟唱之声逢秋更苦;我又似是孤栖寒枝的乌鹊,怀乡之梦入夜屡惊。 石岭关山的小路呵,何时才能够再次登临;望一眼家乡的山水呵,我的双眼顿时闪耀出喜悦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