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52
胡来如鬼去如风,哨骑何曾待枣红。岘首一春无使至,兴元六月在围中。
有如鬼魅般的敌人来来去去,像风一样迅速,哨骑的士兵何曾等到丰收的时节?在岘首这一年春天没有人来,兴元的六月却在围困之中。
此诗涉及的典故较少,主要体现战争的残酷与社会动荡的背景。岘首和兴元都指向特定的历史时间,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局势的感慨与无奈。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子翚,号白云,宋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歌、词、文,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敌人来袭和被围困的情景,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端嘉杂诗二十首》中的这首诗,展现了刘克庄对战争的深刻思考与感受。诗开头以“胡来如鬼去如风”描绘了敌军的迅猛与难以捉摸,表现了对敌人来袭的不安与恐惧。而“哨骑何曾待枣红”,则通过对丰收的渴望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接下来的两句“岘首一春无使至,兴元六月在围中”,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无奈与失落,春天的生机没有带来希望,反而是在围困中度过。整首诗在悲伤的基调中,流露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强烈的情感共鸣让人印象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充满了对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怀念与追求。
诗词测试:
“胡来如鬼去如风”中“鬼”的含义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哨骑”指的是哪类人?
“兴元六月在围中”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