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1:47
物生宇宙间,巨细统有宗。
鳞虫三百余,厥长称维龙。
滃雾弥六合,神渊閟千重。
维时赤鲤公,坐制纤鳞穷。
纤鳞何足言,什百来追踪。
亦有横江鳞,望洋丧其雄。
于于圉圉然,等辨殊卑崇。
一鳜掉头去,恝然若将终。
三公不易介,谁谓惠不恭。
鲁生陋汉仪,商皓婴秦锋。
行吾之所安,匪以惊愚庸。
又如秦汉后,俗学千载同。
卓哉无极论,上配禹孟功。
吾言聊自警,毋诮惟少通。
宇宙间的万物都有其根源,无论大小都在其中。鳞虫的种类有三百多种,而它们的长度被称为龙。迷雾弥漫于六个方向,神秘的深渊层层叠叠。此时,赤鲤在水中游动,身体纤细而又穷尽。对于这纤细的鳞片,何必多加评论,百种形态各有追寻。也有些横江里的鳞鱼,目光远大却失去其雄风。它们悠然自得,虽然等级各异,但并不妨碍彼此。那条鳜鱼转身而去,似乎已经到了尽头。三公之位不容易获得,谁说施恩就不恭敬?鲁国的风俗朴素,汉朝的礼仪也简单,商王的威仪和秦王的锋芒。追求我所安适的生活,并不是为了惊扰那些愚蠢庸俗的人。再如秦汉之后,世俗的学问已经延续了千年。无极的理论是多么卓越,能够与禹、孟的功绩相提并论。我所言只是自我警戒,切莫嘲笑我知识的贫乏。
此诗以赤鲤为引子,借助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态度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开头几句通过描述宇宙万物的生存法则,奠定了诗的哲理基础。接着,作者对鳞虫、赤鲤等生物展开讨论,象征着不同的社会地位与价值观。在描绘这些生物的同时,魏了翁也隐喻了人间的纷扰与嫉妒。
诗中“纤鳞何足言,什百来追踪”,表达了对平凡之物的淡然态度。尽管人们常常追求高尚的品位或地位,实际上这些都只是浮云。作者将个人的安逸和社会的表象进行了对比,流露出对自身安稳生活的珍视,也表达了对庸俗的拒绝。
后半部分,提到三公的地位和古代文化,暗示了权力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自我警醒。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哲学思考,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世俗权力的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