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庭芳 其三 自述

《满庭芳 其三 自述》

时间: 2025-05-07 22:35:52

诗句

闲中自怜。

人心不足,世事难全。

算惟引退真长便。

过活随缘。

叹老矣、非徒此日,赋归欤、且待明年。

思量遍。

心阑意倦。

极品也徒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5:52

原文展示

满庭芳 其三 自述
作者: 李昌祺 〔明代〕

闲中自怜。人心不足,世事难全。
算惟引退真长便。过活随缘。
叹老矣非徒此日,赋归欤且待明年。
思量遍。心阑意倦。极品也徒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自怜自惜的情感,感慨人们的欲望总是难以满足,世间的事情也难以尽如人意。他认为,真正的长久安宁在于懂得退休,随遇而安地度过余生。感叹自己已是年迈之人,不仅仅是今天的感受,可能还要等待明年。经过反复思量,内心感到疲倦,感叹即使是最极致的享受也是徒劳无益。


注释

  • 闲中自怜:在闲暇之时对自己产生怜惜之情。
  • 人心不足:人心总是贪得无厌,难以满足。
  • 世事难全:世间的事情难以事事如愿。
  • 引退:指隐退,退隐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
  • 过活随缘:过日子要随遇而安,随缘而活。
  • 叹老矣:感叹自己已经老了。
  • 心阑意倦:心中感到疲倦,意志也显得无力。
  • 极品也徒然:即使是最好的享受也是徒劳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昌祺,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透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晚年,正值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期。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经历使他对世事有了不同的理解,选择隐退的生活方式,表现出对人心与世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满庭芳 其三 自述》是李昌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矛盾的抒发。诗的开头便以“闲中自怜”引出主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在“人心不足,世事难全”中,李昌祺透视了人性的贪婪和世事的无常,反映出人们在追求物质与名利时所遭遇的挫折。同时,他对“引退真长便”的思考,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许是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解脱。

诗中,李昌祺用“叹老矣”表达了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惋惜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学思考,意识到生活的短暂与无常。他的“心阑意倦”,则将内心的疲惫和无力感生动地传达出来,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释然。最后一句“极品也徒然”揭示了他对名利的看法,即使是最美好的事物,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内心的宁静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中自怜:在闲暇时刻,诗人自我怜惜,反映出一种孤独的自省。
  2. 人心不足,世事难全:人心的贪婪使人始终无法满足,而世间事物往往难以如愿。
  3. 算惟引退真长便:诗人意识到,唯有退隐生活才是长久之计。
  4. 过活随缘:他选择顺其自然,随缘而活。
  5. 叹老矣非徒此日:感叹自己已老,非只是今日的感受。
  6. 赋归欤且待明年:可能会选择归隐,期待明年的生活。
  7. 思量遍:经过深思熟虑。
  8. 心阑意倦:内心疲倦,感到无力。
  9. 极品也徒然:即便是最顶尖的享受也是徒劳。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极品”来比喻世间的美好事物。
  • 对仗:诗中有一定的对仗手法,使得语言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对人心的贪婪与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省的空间。
  • 人心:代表了人性中的贪婪与不满。
  • 世事:象征着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
  • 引退:代表着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追求内心的安宁。
  • 极品:象征着世间的享受与追求,却是徒劳的。

每个意象在诗中都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心不足”的意思是: A. 人心常常满足
    B. 人心总是贪婪
    C. 人心很简单
    D. 人心不重要

  2. “引退真长便”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追求名利
    B. 隐逸生活
    C. 旅行冒险
    D. 事业成功

  3. 诗中“极品也徒然”意思是: A. 享受生活
    B. 最高享受也是徒劳
    C. 一切都值得追求
    D. 生活非常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离骚》 屈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着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李昌祺的诗则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自省。
  • 杜甫的《登高》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但其背景是战乱与苦难,情感更为沉重。

通过这些作品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表达风格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昌祺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放歌 变觉院登上人房老梅擅名滋久昔四灵与其先师 家园示弟妹 其二 题浓淡竹 次韵和公仪月夕游南湖 守居园池杂题 书轩 悼亡百绝句 其十七 感事用性芳道人《送友》原韵 林廷尉以吉四咏 其四 瞻紫亭 题万佛堂壁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松湍 革字旁的字 万众一心 唆毒 名辈 石烛 包含痈的成语 特务 攀葛附藤 死有余诛 靣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镸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人取我与 包含售的词语有哪些 生离死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