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至罗浮偕同游历览诸胜欣然会心漫有短述留题石壁以纪岁月四首 其一

《九日至罗浮偕同游历览诸胜欣然会心漫有短述留题石壁以纪岁月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9 06:46:42

诗句

迢遥径路松萝满,一道鸣蝉玉磬声。

立马乍惊仙乐奏,登台偏讶雨花明。

轩传遗履青鸾入,洞有馀丹紫气生。

却向珠宫问奇事,御香犹绕汉双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6:46:42

原文展示:

迢遥径路松萝满,一道鸣蝉玉磬声。
立马乍惊仙乐奏,登台偏讶雨花明。
轩传遗履青鸾入,洞有馀丹紫气生。
却向珠宫问奇事,御香犹绕汉双旌。

白话文翻译:

漫长的山路上松树和藤萝交织成荫,耳边传来蝉鸣与玉磬的声响。
骑马驻足,忽然被天上仙乐的演奏所惊讶,登上台阶却意外地看到雨花闪耀。
车辇中遗留的青鸾飞入,山洞中还留有紫气生辉。
我向珠宫询问那奇妙的事情,御香依然萦绕在汉朝的双旌之旁。

注释:

  • 迢遥:形容路途遥远。
  • 松萝:松树与藤萝,形容自然景色。
  • 鸣蝉:蝉鸣声,常与夏季、音乐相关。
  • 玉磬:一种乐器,清脆悦耳的声音。
  • 仙乐:指神仙的音乐,通常形容美妙的乐音。
  • 雨花:雨中的花,象征美丽的景象。
  • 青鸾: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常用来象征祥瑞。
  • 珠宫:指神仙的宫殿,常用来象征神秘的地方。
  • 御香:帝王使用的香,象征尊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大春,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山水诗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次游历罗浮山之际,诗人感受到山水之美,与友人共游的愉悦心情,抒发对自然与神秘文化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游历中的所见所感。在“迢遥径路松萝满”开篇,便将读者置于一个幽静、遥远的山林之中,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接着以“鸣蝉玉磬声”引出自然中的音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立体感。诗人通过“立马乍惊仙乐奏”的突转,表达出对自然与神秘力量的惊叹,展示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登台偏讶雨花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惊讶,雨花的明亮与美丽,仿佛是自然赐予的礼物,传递出一种清新而明亮的情感。后半部分通过“轩传遗履青鸾入”和“洞有馀丹紫气生”描绘了神秘的元素,青鸾与紫气象征着美好和吉祥,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最后一句“却向珠宫问奇事,御香犹绕汉双旌”则引发了对奇事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探求。整首诗在自然之美与神秘文化之间游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迢遥径路松萝满:指山路遥远,松树与藤萝覆盖,描绘出自然景色的幽静。
  2. 一道鸣蝉玉磬声:蝉鸣声与玉磬声交织,增添了山林的生动气息。
  3. 立马乍惊仙乐奏:骑马时突然被仙乐惊讶,表明诗人对美妙音乐的感受。
  4. 登台偏讶雨花明:登上高台,意外发现雨中花的明亮,感叹自然之美。
  5. 轩传遗履青鸾入:车辇中青鸾飞入,暗示神秘与灵动。
  6. 洞有馀丹紫气生:山洞中有余香与紫气,象征吉祥与灵气。
  7. 却向珠宫问奇事:向神仙宫殿询问奇事,表达对神秘事物的向往。
  8. 御香犹绕汉双旌:御香萦绕汉朝的旗帜,连接历史与文化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声音比作仙乐,增添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雨花被赋予了明亮的特性,使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线,融合神秘与历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萝:象征自然的幽静与繁茂。
  • 鸣蝉:代表夏季的生动与活力。
  • 仙乐:象征美妙与神秘的音乐。
  • 青鸾:象征祥瑞与灵动。
  • 紫气:寓意吉祥与美好。
  • 珠宫:象征神秘与理想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鸾”象征什么?
    • A. 灾难
    • B. 祥瑞
    • C. 凶兆
    • D. 人间烟火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方面?
    • A. 历史
    • B. 爱情
    • C. 自然与神秘
    • D. 战争
  3. “立马乍惊仙乐奏”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惊讶
    • B. 悲伤
    • C. 快乐
    • D. 生气

答案:

  1. B. 祥瑞
  2. C. 自然与神秘
  3. A. 惊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登高》——杜甫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山中杂诗》: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达对山水的热爱。
  • 杜甫《登高》: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人生感悟,更加沉重。

粗略解读:

林大春与王维、杜甫的作品都以自然为主题,但林大春更倾向于表现轻松愉悦的游历心情,而王维与杜甫则在自然中融入更多的人生哲思与沉重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李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张某
  • 《林大春诗选》——编者某

相关查询

读楚骚 东林云上人见过 东湖泛舟 丁丑岁中秋日劭农於城南得五绝句 丁丑岁中秋日劭农於城南得五绝句 丁丑岁中秋日劭农於城南得五绝句 丁丑岁中秋日劭农於城南得五绝句 丁丑岁中秋日劭农於城南得五绝句 吊湘累 吊和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偏听偏信 包含邈的词语有哪些 屈谷巨瓠 锦开头的成语 包含霞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遭风 己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触目兴叹 老子婆娑 田夫野老 思覃 乡任 三点水的字 变化有时 烁玉流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