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枝歌七首

《竹枝歌七首》

时间: 2025-05-01 01:14:32

诗句

莫笑楼船不解行,识侬号令听侬声。

一人唱了千人和,又得蹉前五里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4:32

诗词名称: 竹枝歌七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莫笑楼船不解行,
识侬号令听侬声。
一人唱了千人和,
又得蹉前五里程。


白话文翻译:

别笑楼船不会航行,
要听懂我的号令、听我的声音。
一个人唱歌,千人合唱,
那样一来,又可以向前走五里路。


注释:

字词注释:

  1. 楼船:指一种船只,通常用于水上游玩。
  2. :指“我”或“你”,在这里指代作者自己。
  3. 号令:指发出的指令或命令。
  4. :意为“走”,在这里用作强调前进的意思。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楼船”常用来形容水上游乐,通常与欢乐的场景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退庵,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诗风清新、语言简练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竹枝歌七首》是杨万里在南宋时期写的。那时,社会相对安定,诗人们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感受。这首诗描绘了水上游玩的乐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口吻描绘了水上游玩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开头一句“莫笑楼船不解行”,引入了一个幽默的情境,似乎在自谦,但实际上表达了对水上活动的亲切感。接下来的“识侬号令听侬声”,则传达出一种团结和共鸣的感觉,暗示着在欢歌中,众人能够齐心协力,前进更快。最后两句中“一人唱了千人和”,突显了集体活动的活力与乐趣,同时也隐喻着个体的声音能够在集体中产生共鸣,形成强大的推动力。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水上游乐的场景,更在无形中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团结,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笑楼船不解行”:开头用否定句,语气轻松,表达对传统游玩的幽默看法。
  • “识侬号令听侬声”:强调声音的号召与集体的参与,体现了配合的重要性。
  • “一人唱了千人和”:描绘了集体合唱的场景,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 “又得蹉前五里程”:表现了团结的力量,使得前进的步伐加快。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音韵美。
  • 夸张:通过“一人唱了千人和”展现了集体活动的巨大影响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欢乐,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了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和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船:象征着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
  • 号令:象征着领导与合作,强调集体的力量。
  • 千人和:代表着团结与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楼船”的意思是什么?
    A. 船只
    B. 船舱
    C. 楼房
    D. 水面

  2. 填空题:诗中提到“一人唱了千人和”,这句诗强调了____的关系。

  3.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传达了孤独与悲伤的情感。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A
  2. 个体,集体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二者均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杨万里的则更显细腻和幽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为《竹枝歌七首》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四叠 宿囊山怀洪岳二上人 余常用小端砚失之经年忽在常卖人手中以钱赎 即事十绝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杂咏七言十首 病后访梅九绝 孙伯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削草除根 口角春风 漫天叫价 包含辕的成语 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羽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土平 选色征歌 麟台监 涵忍 馬字旁的字 鸿毛泰岱 盟质 移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