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9:50
六街歌鼓待晨钟,
四壁寒斋只病翁。
鬓雪得年应更白,
灯花何喜也能红。
养生有论人空老,
祖道无诗鬼亦穷。
数日西园看车马,
一番桃李又春风。
六条街道上鼓声阵阵,等待晨钟的敲响;
四面墙壁的寒舍中只有病老的翁人。
鬓发虽白,年岁愈久却愈显苍老,
灯下的花朵虽然美丽,却也只是短暂的红。
养生的道理虽说得多,人生却常常空虚老去;
祖辈的道理没有诗歌,鬼怪也显得贫穷。
几日后,我将在西园观看车马,
又是一年桃花李花伴着春风。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谋,号天锡,金朝诗人,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融入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金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生活艰难。在这个背景下,诗人通过除夜的写照,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汴梁除夜》通过对除夕夜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岁末年初的思考。诗的开篇便刻画出街道的热闹与自己所处环境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诗人在寒冷的房间中,听着街道上的歌鼓声,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孤独的滋味。第二联通过对白发和灯花的描写,进一步突显了衰老的无奈与生活的短暂。
接下来的两联,作者以哲理性的言语反思人生的意义,指出即便有养生之道,仍无法逃避岁月的侵蚀;而祖辈的智慧在缺乏诗歌的传承下显得贫乏。最后,诗人展望未来,又一次在西园中观赏花开,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整首诗抒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思索,结合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新春的期待,形成了一种既沉重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热闹与孤独)、拟人(灯花的“喜”)、象征(桃李与春风)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在新旧交替之际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测试:
《汴梁除夜》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六街”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灯花”有何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汴梁除夜》的全面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