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时间: 2025-05-10 07:42:31

诗句

中元日,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

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

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

细说金华事。

试问谁边堪举似。

除却青莲居士。

胎仙八表冷风。

争教低首樊笼。

梦里云装烟驾,倚天坛影西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2:31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白话文翻译:

在中元节这天,我将金华丹经藏于天坛的石室中。自从中兴之乱后,人们得到了这部经书,字迹和画作如同《洛神赋》般美丽,绢布也没有腐烂坏掉。我在山阳的一个熟人家中曾见过那丹书的碧字。细细讲述金华的事情,试问谁能像他那样出众?除了青莲居士。胎仙八表冷风,谁能在这低首的樊笼中争斗?梦里云彩装扮着,驾驭着烟云,倚靠在天坛的影子西东。

注释:

  • 中元日:指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祭祖节日。
  • 金华丹经:一种道教经典,涉及丹道修炼。
  • 天坛:北京著名的祭天场所,象征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 青莲居士:指的是李白,因其号“青莲居士”而闻名。
  • 樊笼:比喻束缚或限制的环境。
  • 胎仙八表:指道教中的一种理论,象征着冷静和超然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山阳,元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学者。他的词风婉约,情感深厚,常以自然景物和人事哲理结合,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元代中期,正值动乱之后,社会动荡,文化传承受到影响。作者在夜宿天坛时,与宗人明道畅谈,表达对金华丹经的珍视和对修道文化的向往,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追忆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以夜宿天坛为背景,情感细腻,诗人通过与宗人明道的谈话,展现出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与思考。诗中提到的“金华丹经”象征着道教的智慧和修炼的理想,表现了诗人对修道之人如青莲居士的仰慕。

在写作上,诗人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冷风和樊笼的意象暗示了内心的挣扎与追求,反映出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梦中云装烟驾的意境,既有迷离之感,又体现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诗人在此处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悠远,反映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元日,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在中元节这天,我在天坛的石室中藏下金华丹经,显示出对道教文化的珍视。
  • “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自从中兴之乱后,这部经书被人们所得到,字迹和画作如同《洛神赋》一样美丽,连绢布也没有腐烂坏掉,表明其珍贵和历史的延续。
  • “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我在山阳的一个熟人家中见过那丹书的碧字,反映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追忆。
  • “细说金华事。”:细细讲述金华的事情,展现了对道教文化的深入了解。
  • “试问谁边堪举似。除却青莲居士。”:试问谁能与之相比?除了青莲居士(李白),表现出对李白的崇敬与仰慕。
  • “胎仙八表冷风。”:提到胎仙的冷风,暗示一种超然的境界。
  • “争教低首樊笼。”:在这样的境界中,谁能在低首的樊笼中争斗,展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 “梦里云装烟驾,倚天坛影西东。”:梦中,云彩装扮着,驾驭着烟云,依靠在天坛的影子,意象优美,传达出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樊笼”比喻束缚的环境,展现出对现实的感慨。
  • 对仗:如“梦里云装烟驾,倚天坛影西东”,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金华丹经和李白的描绘,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悟,反映出一种追求自由、超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坛:象征着祭天与自然的和谐。
  • 金华丹经:代表着道教的修炼与智慧。
  • 青莲居士:象征着超脱与自由的精神。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着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中元日是哪一天?

    • A. 农历七月十五
    • B. 农历八月十五
    • C. 农历六月十五
  2. “青莲居士”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苏轼
    • B. 白居易
    • C. 李白
  3. 诗中提到的“金华丹经”是什么?

    • A. 道教经典
    • B. 佛教经典
    • C. 诗集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但其风格更为豪放,而元好问的《清平乐》则表现出一种婉约和细腻的情感,二者在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好问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其一 咏双鬟猧儿 浣溪沙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四十三 君心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刘公纯录示马湛丈近诗一联,因窃取缀为小词,寄呈湛翁湖上,兼简公纯 浣溪沙 其十 浣溪沙 其二 与友人约为方外游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三 留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停辛贮苦 碍足碍手 独白 损上益下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六州铁 豕字旁的字 山崩地裂 豆字旁的字 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槐安 耳目非是 水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酒酸不售 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囫囵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