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2:31
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在中元节这天,我将金华丹经藏于天坛的石室中。自从中兴之乱后,人们得到了这部经书,字迹和画作如同《洛神赋》般美丽,绢布也没有腐烂坏掉。我在山阳的一个熟人家中曾见过那丹书的碧字。细细讲述金华的事情,试问谁能像他那样出众?除了青莲居士。胎仙八表冷风,谁能在这低首的樊笼中争斗?梦里云彩装扮着,驾驭着烟云,倚靠在天坛的影子西东。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山阳,元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学者。他的词风婉约,情感深厚,常以自然景物和人事哲理结合,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词创作于元代中期,正值动乱之后,社会动荡,文化传承受到影响。作者在夜宿天坛时,与宗人明道畅谈,表达对金华丹经的珍视和对修道文化的向往,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追忆与思索。
这首《清平乐》以夜宿天坛为背景,情感细腻,诗人通过与宗人明道的谈话,展现出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与思考。诗中提到的“金华丹经”象征着道教的智慧和修炼的理想,表现了诗人对修道之人如青莲居士的仰慕。
在写作上,诗人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冷风和樊笼的意象暗示了内心的挣扎与追求,反映出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梦中云装烟驾的意境,既有迷离之感,又体现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诗人在此处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悠远,反映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金华丹经和李白的描绘,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悟,反映出一种追求自由、超脱的情感基调。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着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中元日是哪一天?
“青莲居士”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金华丹经”是什么?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但其风格更为豪放,而元好问的《清平乐》则表现出一种婉约和细腻的情感,二者在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上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