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9:31
探春慢 和晦窗依白石韵
作者:王蛰堪
鬟亸乌云,袖垂绛蜡,伤心人在芳野。
一角阑干,双湾舟渡,尘外香车宝马。
幽恨终何许,定残幅凭谁描写?
杜鹃啼老清明,故人难共情话。
还记当年对酒,烟语透碧纱,吟袂欢把。
旧约兼愁,新盟化怨,忍更劫边陶冶。
帘畔空岑寂,待看尽斜阳西下。
梦窄春宽,消将魂断良夜。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伤心人在春天的芳草地中,思绪纷飞。她的髻发松散,乌云压顶,袖子垂下似乎带着悲伤。在一个角落的栏杆旁,双湾的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曳,外面的车马显得格外香艳。心中的幽怨究竟要到何处去?这幅残破的画面又该由谁来描绘?杜鹃鸟在清明节时啼叫,老友难以再共诉情怀。还记得当年一起饮酒,烟雾透过青色纱帘,欢快的吟唱在耳边回响。旧的约定夹杂着愁苦,新的盟誓却变成了怨恨,难道还要再经过多少劫难才能陶冶心灵?帘外显得格外静寂,等待着看尽斜阳西下的景象。梦境狭窄,春天宽广,却让人心魂断绝,夜夜难以安宁。
王蛰堪,现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独特。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绘,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该词创作于春天,灵感来源于诗人对春日的感怀与对旧友的思念。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流露出深深的愁苦与怀旧,形成鲜明的对比。
《探春慢》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诗人在描绘春天美丽景象的同时,流露出深切的忧伤。词的开头通过“鬟亸乌云”与“袖垂绛蜡”的描写,勾勒出一幅愁苦的画面,暗示了内心的失落与无奈。随后的描写将视角逐渐引向周围的环境,尽管有“香车宝马”的华丽,但与内心的幽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身在繁华中却心存孤寂的情感。
“幽恨终何许,定残幅凭谁描写?”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人面对情感时的无力感。尤其是“杜鹃啼老清明”,将春日的美好与对故人的思念交织,杜鹃鸟的啼鸣更是增添了一层悲伤的气氛。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相结合,使得读者在享受春日美景的同时,也不禁感受到那份深藏于心的惆怅。最后的“梦窄春宽,消将魂断良夜”则是对梦境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暗示着尽管春天充满生机,但内心的痛苦与孤独却使人难以释怀。
该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春天的眷恋与对过往的追忆,表达了人在繁华中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反映出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杜鹃”在古诗中常常与离别与哀伤相联系,表现出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中“鬟亸”指的是:
A. 头发松散
B. 清明节
C. 香车宝马
D. 斜阳西下
“幽恨终何许,定残幅凭谁描写?” 中的“幽恨”指的是:
A. 欢乐的心情
B. 内心的愁苦
C. 春天的美丽
D. 友情的温暖
此词的主要主题是:
A. 春天的希望
B. 友情的珍贵
C. 对过往的追忆与内心的孤独
D. 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