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夜宿顾墓田家

《夜宿顾墓田家》

时间: 2025-07-28 17:41:55

诗句

夜投顾墓村,霜花吹白门。

灯寒釜烟灭,船聚溪声喧。

仆夫悄不寐,老妪泣且言。

租税急星火,诛求尽鸡豚。

倾囊叹饥岁,接境愁荒原。

十室九逃散,如何卖儿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41:55

原文展示:

夜投顾墓村,霜花吹白门。
灯寒釜烟灭,船聚溪声喧。
仆夫悄不寐,老妪泣且言。
租税急星火,诛求尽鸡豚。
倾囊叹饥岁,接境愁荒原。
十室九逃散,如何卖儿孙。


白话文翻译:

我夜晚来到顾墓村,霜花飘落在白色的门上。
灯光微弱,锅里的烟熄灭,船只在溪水边聚集,声音喧闹。
仆人静静地不能入眠,老妇人哭泣着诉说烦恼。
租税的催促如星火般急促,所需的供奉已尽,连鸡和猪也难以承受。
我倾囊叹息着饥荒的岁月,边境的愁苦如荒原般无尽。
十个家庭里有九个已逃散,难道我还能如何卖掉儿孙?


注释:

  • 霜花:指霜冻造成的花样,形容寒冷的天气。
  • 白门:指白色的门,象征宁静与孤寂。
  • 灯寒:灯光微弱,表示夜晚的寒冷与寂静。
  • 釜烟:锅中冒出的烟,象征生活的琐碎与艰难。
  • 租税:指政府向农民征收的税款,表现出社会的压迫。
  • 十室九逃散:形象地描述了因战乱或饥荒造成的家庭破散。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描绘一个即将被遗忘的小村庄,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动荡与百姓的苦难。诗中提到的“租税急星火”可理解为民众在生活压力下的无奈与痛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困境。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悲凉,显示出诗人对民生艰难的深切同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盛彧,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作见长。其诗作多关注民生疾苦,风格沉郁,富有同情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的时代,反映了作者对百姓深切的关怀与忧虑。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小村庄的夜晚,折射出广泛的社会问题。


诗歌鉴赏:

《夜宿顾墓田家》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寒冷夜晚的村庄,诗歌中的每一句都透着浓浓的悲伤与无奈。诗人以“夜投顾墓村”开篇,暗示了夜晚的孤独与静谧,同时也隐含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接着,通过描写“灯寒釜烟灭”,展现了村民生活的艰辛,灯光的寒冷和锅中熄灭的烟雾,暗示着温暖与希望的消逝。

“仆夫悄不寐,老妪泣且言”,此句通过仆人的不眠和老妇人的哭诉,进一步加深了村庄的悲凉气氛,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无奈与痛苦。随着“租税急星火,诛求尽鸡豚”的出现,诗中开始揭露社会的压迫,租税的沉重负担如同急促的星火般令人窒息,连基本的生活来源——鸡与猪也无法承受。

最后,诗句“十室九逃散,如何卖儿孙”以质朴的叹息结束,深刻反映了战乱与饥荒给家庭带来的破碎,诗人无奈的声音中蕴含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明代社会的苦难,也反映了人性对生活的坚持与渴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投顾墓村:夜晚来到顾墓村,暗示着孤独与沉思。
  2. 霜花吹白门:霜冻的花瓣飘落在白色的门上,描绘了寒冷的氛围。
  3. 灯寒釜烟灭:微弱的灯光与熄灭的锅烟,象征生活的困境与无奈。
  4. 船聚溪声喧:船只在溪边聚集,声音嘈杂,表现了生活的喧嚣与烦恼。
  5. 仆夫悄不寐:仆人在夜间静静无法入眠,暗示内心的忧虑。
  6. 老妪泣且言:老妇人哭泣着诉说,展现了生活的苦难。
  7. 租税急星火:租税的催促如星火般急迫,表现了经济的压力。
  8. 诛求尽鸡豚:所需供奉已经尽,连基本的生计也难以维持。
  9. 倾囊叹饥岁:倾囊而出,感叹饥荒的岁月。
  10. 接境愁荒原:边境的愁苦如同荒原,象征着无尽的苦难。
  11. 十室九逃散:十个家庭中有九个逃散,显示了社会的动荡。
  12. 如何卖儿孙:叹息如何能将儿孙卖掉,反映了对未来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灯寒釜烟灭,船聚溪声喧”,通过对比加强了生活的对立与困境。
  • 拟人:如“老妪泣且言”,使得人物形象生动,情感更为真实。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百姓生活苦难的深刻描绘,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与民生困厄的关注与同情。诗中流露出的无奈与悲哀,传达出对人性深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花:象征寒冷与凋零,暗示生活的困境。
  • 灯寒:指微弱的光线,象征希望的渺茫。
  • 船聚:表现生活的嘈杂与无奈。
  • 租税:直接体现社会的压迫与困扰。
  • 十室九逃散:象征家庭的破碎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灯寒釜烟灭”是为了表达什么? A) 温暖的生活
    B) 生活的困境
    C) 美好的回忆

  2. “十室九逃散”反映了什么现象? A) 家庭团聚
    B) 战乱与饥荒
    C) 经济繁荣

  3. 诗人对社会的态度是? A) 绝望与无奈
    B) 欢快与乐观
    C) 中立与冷漠

答案:1-B,2-B,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夜晚的孤独,但更多的是对历史的感慨。
  • 杜甫的《春望》:同样关注民生困苦,却更多表达出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通过对比,盛彧的《夜宿顾墓田家》更侧重于描绘个体的生活困境,而杜甫则着重于国家的动荡与对未来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盛彧研究》
  • 《古诗词的情感表达与社会背景分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李平叔郎中问疾 闲记老境 夏夜 还家 醉中步月湖上 泛舟泽中夜归 遣兴 园中偶题 睡起书事 十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鲈的词语有哪些 戈字旁的字 精志 爿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神怡心醉 血字旁的字 脉搏 玄字旁的字 牢什古子 佞惑 儒绅 包含赉的词语有哪些 祈祉 歙漆阿胶 较长絜短 摇铃打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