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荆州亭 秋日登土城

《荆州亭 秋日登土城》

时间: 2025-05-03 22:34:22

诗句

不尽燕山万里。

惨淡边秋无际。

何处吊残军,一片荒城废水。

此是当年幽蓟。

白草萧萧故垒。

古戍几人还,牧马黄埃空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4:22

原文展示:

不尽燕山万里。
惨淡边秋无际。
何处吊残军,一片荒城废水。
此是当年幽蓟。
白草萧萧故垒。
古戍几人还,牧马黄埃空起。

白话文翻译:

这无尽的燕山连绵万里,
悲凉的边疆秋色无边无际。
在哪里缅怀那些残存的军队,只有一片荒凉的城池和废弃的水域。
这里就是当年幽州的边境,
白色的草丛萧条在旧城垒上。
古老的防御工事还有多少人回归,
只见牧马人在黄沙中空荡荡地出现。

注释:

  • 燕山:指的是位于中国北方的燕山山脉,象征着边疆的险峻。
  • 惨淡:形容景色凄凉、悲惨。
  • 残军:指残余的军队或战士,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和士兵的逝去。
  • 幽蓟:古代指代今河北一带,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重镇。
  • 白草萧萧:描绘荒凉的景象,白草象征冬天的到来或枯萎的生命。
  • 古戍:古代的防御工事,表现出岁月的沧桑。
  • 牧马黄埃:牧马人在黄沙中,黄埃象征着荒凉和无尽的尘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溥儒(1896年-1963年),字子贞,号澄庵,近代诗人、书法家,出生于北京。他的诗歌受传统文化影响深厚,常以历史、边塞为题材,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

《荆州亭 秋日登土城》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描绘了边疆的荒凉与历史的沧桑,表现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边疆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战争后果的沉痛感受。诗的开头以“燕山万里”引入,展现出广阔而孤寂的边疆,给人一种苍茫的感觉。接着,诗人用“惨淡边秋无际”来形容边境的荒凉和景色的凄惨,暗示着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无尽的哀愁。

“何处吊残军,一片荒城废水”这一句,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对战争的追忆和对士兵命运的悲叹。残军和荒城的对比,突显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此是当年幽蓟”则是对历史的回望,幽蓟作为古代的重镇,如今已变得荒凉,唤起人们对往昔的追忆与惋惜。在接下来的“白草萧萧故垒”中,白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枯竭,古戍的孤独与无助让人心生感慨。

最后一句“牧马黄埃空起”,用牧马人与黄沙的意象,进一步加重了荒凉感,似乎在提醒人们:历史虽已过去,但留下的只有空虚与孤独。整首诗情感朴素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生命的感悟,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尽燕山万里:描述燕山的广袤,暗示边疆的遥远与艰苦。
  2. 惨淡边秋无际:边境的秋天显得特别萧条,暗含战争带来的悲惨。
  3. 何处吊残军,一片荒城废水:询问何处可以追思那些残存的军队,描绘荒废的城池与无用的水域。
  4. 此是当年幽蓟:指向历史的辉煌与如今的对比,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5. 白草萧萧故垒:萧条的草丛中,旧城垒显得更为孤独,反映历史的沧桑。
  6. 古戍几人还,牧马黄埃空起:古老的防御工事上,几人归来,空荡荡的黄土中只有牧马人,突显荒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草萧萧”,通过草的枯萎来比喻生命的逝去。
  • 对仗:如“古戍几人还,牧马黄埃空起”,形成了整齐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白草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悲哀,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边疆的荒凉,表达对战争后果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感慨,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山:象征坚韧与孤独,也代表着历史的厚重。
  • 白草: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代表着衰败的景象。
  • 荒城:历史的见证者,表现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
  • 黄埃:象征着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与无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燕山”指的是哪里?

    • A. 中国南方
    • B. 中国北方
    • C. 西方国家
  2. “惨淡边秋无际”中的“惨淡”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
    • B. 悲惨
    • C. 快乐
  3. “白草萧萧故垒”中“故垒”指的是什么?

    • A. 新的城堡
    • B. 旧的防御工事
    • C. 田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描绘边疆的孤独与思乡情。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抒发对广阔天地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高适的《别董大》:同样描绘了边塞的孤独与离别之情,但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边疆雪景和战士的豪情,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介绍古典诗词的特点及解析。
  • 《近代诗人溥儒研究》:关于溥儒生平与创作的专著。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张右丞寿 浣溪沙十四部平韵 其十四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梦游大林寺看桃花 浣溪沙·辛巳三月二十九日聂母曾太夫人九十寿词 浣溪沙(松斋夜雨留客,戏追往事) 浣溪沙 浣溪沙 病起春日小步 浣溪沙六首 其五 浣溪沙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气粗胆壮 走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优柔魇饫 单人旁的字 言听计行 忘年之好 頁字旁的字 山笑 撩火加油 哀曼 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老马为驹 高岭土 拥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