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醉花阴·粉妆一捻和香聚

《醉花阴·粉妆一捻和香聚》

时间: 2025-05-03 21:32:59

诗句

粉妆一捻和香聚。

教露华休妒。

今日在尊前,只为情多,脉脉都无语。

西湖雪过留难住。

指广寒归去。

去後又明年,人在江南。

梦到花开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2:59

原文展示:

醉花阴·粉妆一捻和香聚
作者: 佚名 〔宋代〕

粉妆一捻和香聚。
教露华休妒。
今日在尊前,
只为情多,
脉脉都无语。

西湖雪过留难住。
指广寒归去。
去后又明年,
人在江南。
梦到花开处。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粉色的妆容轻轻一捻,香气聚集在一起。
叫露水和花儿都休要妒忌。
今天在酒杯前,
只因情意绵绵,
默默无语。

西湖的雪过后留不住。
指向广寒宫的方向归去。
明年又是离别,
人在江南。
梦中到达花开之处。


注释:

字词注释:

  • 粉妆:指化妆,粉色的妆容。
  • 香聚:香气聚集,形容芬芳四溢。
  • 露华:露水和花,指自然的美景。
  • 脉脉:形容默默无言,含情脉脉。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著名的旅游胜地。
  • 广寒:指月宫,寓意远方。

典故解析:

  • 广寒宫:传说中的月宫,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和思念。
  • 江南:历史上被称为文化和诗歌的发源地,象征着温文尔雅和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本诗作者为佚名,生活在宋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诗词创作十分繁荣,尤其是婉约派诗人,以细腻、柔美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描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情感的思考,表达了对爱与离别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醉花阴·粉妆一捻和香聚》以轻柔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内心深处的情感。首句“粉妆一捻和香聚”开篇便以生动的意象吸引读者,展现出花妆、香气的和谐。在这里,粉妆不仅是外在的美丽,更是内心情感的体现。接下来的“教露华休妒”则暗示着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人希望花与露水不要嫉妒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今日在尊前,只为情多,脉脉都无语。”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却又难以言表的无奈。情感的深邃和沉默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随着诗歌的推进,西湖的雪映入眼帘,“西湖雪过留难住”,西湖作为美景的象征,经历了时间的流逝,无法停留。最后两句“去后又明年,人在江南,梦到花开处”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尽管身处江南,也希望能在梦中回到那花开如锦的时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动,展现了生命的流转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粉妆一捻和香聚: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粉色的妆容和香气交融。
  • 教露华休妒: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感受到了美的存在。
  • 今日在尊前,:指今天在酒宴上,强调当下的快乐。
  • 只为情多,脉脉都无语:情感丰富,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内心的深情。
  • 西湖雪过留难住: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无法停留在过去。
  • 指广寒归去:暗含对远方的思念,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 去后又明年,人在江南: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同时对未来的期待。
  • 梦到花开处:最终的归宿是梦中那美丽的花开之地,象征着对幸福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露水比作情感的表达,使意象更加生动。
  • 拟人:让露水和花有情感,使自然与人心相互交融。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美景,抒发了对爱与离别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冀,情感细腻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粉妆:象征美丽与青春。
  • 香聚:象征温馨与愉悦。
  • 西湖:代表美好的回忆与心灵的寄托。
  • 广寒:象征遥远的理想与追求。
  • 江南:象征柔情和人文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粉妆”主要指什么?
    A. 颜色
    B. 化妆
    C. 花朵

  2. “脉脉都无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孤独

  3. 西湖的雪过后,诗人感受到的是什么?
    A. 留不住的美好
    B. 永恒的爱情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同样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慨。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探讨离别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李清照 vs. 佚名:李清照的诗作更偏向于细腻的女性情感,而佚名则将诗意与自然结合,展现了一种更为宽广的情感视野。
  • 苏轼 vs. 佚名:苏轼的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与追求,佚名则在日常生活中探寻情感的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选》:深入了解宋代词人的创作风格。
  2. 《古诗词鉴赏》:学习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
  3. 《中国古代诗词史》:系统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演变与发展。

相关查询

百字令·为叔雍题高梧轩图1925 百字令 题戚砥斋明经士廉拈花图图中人为北道歌者 百字令 其四 百字令 江亭词并序 百字令 越秀山 百字令 朝来雪塞胡同口,东草场东第七条,即与伴花人相对处也 百字令·题汤贞悯遗札 百字令 朱锡鬯过访不值怅然有寄 百字令 书香港近事,辛巳冬作 百字令·某夫人挽词1925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明沟 几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包含胰的词语有哪些 码目 葬玉埋香 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研弄 怡神养性 克字旁的字 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劈荆斩棘 肉字旁的字 形成 焚巢荡穴 室人交谪 血泪盈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