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3:08
氋氃非妍舞,警露亦微郤。
自顾岂有宜,云罗枉缠系。
远势止墙阴,高足限台砌。
日暮不逢人,彻天数声唳。
为君耳目玩,风雨凋翎毳。
乘轩宠既希,华表事难逮。
时来循污池,引吭啄虫蚋。
顾影尚昂藏,擽衷久危脆。
旧侣游三天,往往寿千岁。
愿垂支公心,投身死君惠。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鹤的孤独与高洁。它并不因舞姿的美丽而自得,也不因微露的清冷而觉得不适。它自顾自地生活,云雾似的羽毛缠绕着自己。远处的景色被墙影挡住,高高的足足难以在台阶上跃起。日暮时分无人与之相逢,只有几声尖锐的鸣叫穿透天空。为了君子,愿用耳目去欣赏,然而风雨却使羽毛凋零。乘坐华丽车马的宠爱已然稀少,华表的事业难以追求。时运来临时,它在污泥池中循游,啄食虫蚋。回首自己的影子依旧高昂,心中仍有忧虑与脆弱。旧日的伴侣一起游玩三天,常常长寿千岁。愿意把自己的心意托付给君子,愿意为君的恩惠而舍身。
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引用成语或历史典故,但通过鹤的形象展现了孤高自傲、超脱凡尘的情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鹤的崇敬与向往,象征着长寿、宁静与高洁的理想。
李蓘,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咏公庭鹤十韵》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对于自然的关注与自我情感的表达日渐增强的时期。作品通过鹤的形象,体现出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与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咏公庭鹤十韵》是一首颇具艺术性的古诗,通过描绘鹤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理想。鹤作为一种高洁的鸟类,象征着长寿与优雅,诗人在诗中通过鹤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自身的情感和人生的哲思。诗的开头提到“氋氃非妍舞”,即强调鹤的舞姿并非单纯的美丽,而是出于一种自我存在的态度,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气质。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先是对鹤的外在形象描绘,再转向其内心的孤独感,最后以“愿垂支公心,投身死君惠”作为结尾,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与追求。这种从外到内的描写,不仅使得诗意丰满,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对高洁、孤独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鹤的形象,诗人展现了超脱尘世的心境,反映了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中鹤的舞姿被描述为:
A. 妍丽的
B. 不妍的
诗人提到的“华表”主要象征:
A. 高贵的身份
B. 追求的事业
诗中提到的“污池”指的是:
A. 美丽的湖泊
B. 受到环境影响的生存状态
对比王维的《鹿柴》,同样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结合。《鹿柴》通过山水的描写传达了隐逸的理想,而《咏公庭鹤》则通过鹤的形象表达了孤独的追求与对高洁人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