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1:25
乐府君挽诗
作者: 魏了翁
大雅云亡久,流风尚典刑。
赋登司马室,诗授伯鱼庭。
不及瞻郎罢,犹能识宁馨。
芜辞书琬琰,敢齿蔡邕铭。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当代文化的忧虑。诗中提到“大雅”已经消失已久,流传下来的古典文化仍在,但却显得稀薄。诗人提到赋诗和作词的历史人物,表现出对古代文学的敬仰和对现状的不满。即使在如此困境中,仍然能够识别古代的美好。最后提到的“芜辞”和“蔡邕铭”则象征着对古典文化的珍视。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040-1110),字德华,号惭斋,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于古体诗,作品多关心社会和文化。他的诗风清新流畅,常带有怀古之情。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宋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变迁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文化的传承面临挑战,魏了翁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怀念和对现代文化的忧虑。
《乐府君挽诗》是一首充满怀古情怀的诗作,通过对古典文化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当代文化的忧虑。诗的开头提到“大雅云亡久”,可见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切怀念,认为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曾经的高雅与典范。接着提到“流风尚典刑”,则表明尽管有些古典文化仍然存在,但已不如往昔那般盛行。
在诗中,作者提及了古代文人的名字,如司马相如和屈原,表现出对他们文学成就的敬仰,同时也表露出对现状的不满,似乎在对比古今文学的差距。诗中提到的“宁馨”一词,不仅是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也暗示了对当代文化的失望。
最后,诗中提到的“芜辞书琬琰”则表达了对现代文学作品的批判,认为如今的文字已经失去了古代文化的精髓。整首诗在对比与反思中,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通过对古今文化的对比,凸显了对古典文化的珍视与对现代文化的批判。使用了大量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厚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典文化的追溯与现代文化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以及对美好传统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大雅”指代什么?
A. 现代诗歌
B. 古代高雅文化
C. 当代流行文化
答案:B
诗人对现状的态度是:
A. 满意
B. 失望
C. 无所谓
答案:B
“宁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清香的品质
B. 复杂的情感
C. 现代文化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乐府君挽诗》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