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皇恩 送陈大参德修升云南右方伯

《感皇恩 送陈大参德修升云南右方伯》

时间: 2025-05-01 03:26:14

诗句

金榜早蜚英誉,两京扬历。

剧郡分符声赫奕。

超佐薇垣,茂著旬宣嘉绩。

黎元沾惠爱,咸欢怿。

入觐王庭,遂迁岳牧,万里滇南烟树碧。

西江父老,空想甘棠行迹。

还期霖雨遍,沛寰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6:14

原文展示:

金榜早蜚英誉,两京扬历。
剧郡分符声赫奕。
超佐薇垣,茂著旬宣嘉绩。
黎元沾惠爱,咸欢怿。
入觐王庭,遂迁岳牧,
万里滇南烟树碧。
西江父老,空想甘棠行迹。
还期霖雨遍,沛寰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陈大参德修升迁的祝贺与美好祝愿。金榜早早传来他的英名,两京城中都在传扬他的业绩。各地的官符声势赫赫,他的成就超越了往日的贤良,显著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百姓们都感受到了他的恩惠,欢欣鼓舞。入朝觐见皇帝后,他顺利地被调任到岳牧,远赴滇南那片青翠的烟树之地。西江的父老乡亲们,空怀对他的思念,盼望他能再回来走一趟。还期望着普遍的雨水能够滋润这片广袤的土地。

注释:

  • 金榜:指科举考试的榜单,榜上有名代表中举。
  • 蜚英誉:名声远扬,声誉显赫。
  • 两京:指北京和南京,明朝时期的两个都城。
  • 剧郡:指重要的郡县。
  • 超佐薇垣:形容他超越了以往的贤良。
  • 黎元:百姓,老百姓。
  • 沾惠爱:受到恩惠和关爱。
  • 王庭:皇帝的朝廷。
  • 岳牧:指被任命为地方官。
  • 万里滇南:指云南南部地区。
  • 甘棠行迹:甘棠树是古代的象征,指对恩惠的追念。
  • 霖雨:久而久之的雨水,象征着丰盈的恩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仲昭(约1580-1646),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时事的关注而著称。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创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时期,诗人以此诗送别友人陈大参德修升迁,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感皇恩》是一首充满祝福与感慨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陈大参德修升迁的祝贺,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的开篇“金榜早蜚英誉”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展现出对陈大参德修英名的赞美。接下来的“两京扬历”则描绘了他在朝廷上的声望和影响力,诗人对友人的成就感到由衷的喜悦。

诗中提到“黎元沾惠爱”,不仅体现了陈大参德修的高尚情操,也揭示了他与百姓之间的深厚感情。诗人用“万里滇南烟树碧”描绘出云南的美丽景色,显示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最后一句“还期霖雨遍,沛寰域”更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期待,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浓厚的友谊之情,同时也折射出明代社会的政治环境与人文关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榜早蜚英誉:早早地在科举榜单上出名,声誉传遍四方。
  2. 两京扬历:在两京(北京和南京)都受到重视和推崇。
  3. 剧郡分符声赫奕:重要郡县的官符声势赫赫,表明他的地位显赫。
  4. 超佐薇垣:超越了往日的贤良,彰显出他的杰出。
  5. 茂著旬宣嘉绩:他的成就广为人知,受到赞誉。
  6. 黎元沾惠爱,咸欢怿:百姓们都感受到他的恩惠,心中欢喜。
  7. 入觐王庭,遂迁岳牧:他入朝觐见皇帝后,被调任到岳牧。
  8. 万里滇南烟树碧:描绘了他所到之地的美丽景色。
  9. 西江父老,空想甘棠行迹:西江的乡亲们怀念他的恩德。
  10. 还期霖雨遍,沛寰域:希望能有充沛的雨水滋润这片土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榜早蜚英誉,两京扬历”。
  • 比喻:将友人的成就与大自然相结合,营造出美好的愿景。
  • 排比:通过排比增强诗的气势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主题在于祝贺与期望,通过对友人升迁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以及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榜:象征着功名与荣耀。
  • 烟树: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甘棠:象征着恩惠与怀念。
  • 霖雨:象征着丰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榜早蜚英誉”中的“金榜”指的是什么?

    • A. 财富
    • B. 科举榜单
    • C. 皇榜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黎元”指的是?

    • A. 皇帝
    • B. 百姓
    • C. 朋友
    • 答案:B
  3. “万里滇南烟树碧”中的“滇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新疆
    • B. 云南
    • C. 四川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感皇恩》与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但黄仲昭的作品更注重对社会责任的关注,而李白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在用词、意象上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赏析》

相关查询

吴门徐昭法先生画芝 吴门徐昭法先生画芝 其二 方正学先生祠 月上 罗汉寺 其二 罗汉寺 其一 送成都护戎韩舍人 送熊退斋归武夷 题戴溪亭 赠韩退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鴈 嘶风 舂容大雅 穷工极巧 白字旁的字 及笄年华 豁冥 耒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不少概见 炫昼缟夜 走望 包含药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驰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