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2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0:59
偶然文字落尘寰,耐可争名眼睫间。
侧理细书三万纸,自封云检施名山。
有时文字不经意间落入尘世,让人忍不住争论名声在眼睫之间。
细细书写了三万页的道理,自我标榜在名山之上。
王世贞(1526-1590),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书法家。其文学作品涵盖诗、文、剧,尤其以诗歌和戏曲见长。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以抒情见长,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闻南中流言有感》是一首反映王世贞对流言蜚语的思考之作。这首诗产生于明代,社会动荡,士人多有抒发对社会现象的感慨,王世贞以此诗表达了对流言的无奈与对名声的思考。
王世贞的《闻南中流言有感》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名声与流言的深刻思考。在诗的开头,作者通过“偶然文字落尘寰”指出了流言蜚语的偶发性和不可靠性,流言往往是无根无据,却能迅速传播,影响他人的看法。接着“耐可争名眼睫间”,反映了人们对名声的敏感和渴望,这种情况使得人们在面对流言时倍感无奈。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王世贞提到他“侧理细书三万纸”,表现出他对学问的追求和对道理的重视,这种执着与流言形成鲜明对比。他自我标榜“自封云检施名山”,说明他渴望被认可和尊重,尽管周围充满了流言蜚语。
整首诗以流言为引子,深入探讨了名声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王世贞通过对名声的追求以及流言的无奈,表达了他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这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名声的困惑与追求,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偶然文字落尘寰:
耐可争名眼睫间:
侧理细书三万纸:
自封云检施名山:
整首诗表达了对流言的无奈与对名声的渴望,反映了士人在社会压力下对个人努力和名声的思考,揭示了流言对人们心灵的影响。
王世贞的《闻南中流言有感》属于哪个朝代的作品?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三万纸”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名声
B. 书写的篇幅
C. 流言
D. 生活
诗中“偶然文字落尘寰”是什么意思?
A. 文人之间的争论
B. 文学的伟大
C. 流言的传播
D. 书写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