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4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2:41
《木兰花慢(和旧词韵)》
作者: 曹冠 〔宋代〕
念行藏在道,仕宦岂为谋身。
自谤起营蝇,东山高卧,北海开尊。
荣枯置之度外,得饶人处,谩也饶人。
须信吾躬道义,巍然良贵中存。
浮名。蜗角是非蚊。
过耳总休论。
且啸傲幽居,清风皓月,光景常新。
佩琴行吟胜景,访林泉避暑赏烟云。
谁识怀忠畎亩,此心常不忘君。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看法,认为追求名利并非人生的根本目的。虽然有时会遭到他人的谴责和非议,但我宁愿在东山高卧,或在北海开尊,享受宁静的生活。荣华与衰败我都置之度外,宽容他人也要适可而止。我深信自己的道义,愿在高贵的品德中坚守。对于那些浮名和蜚语,我不屑一顾,耳边的闲言碎语也无需我去论。我要在幽静的居所中畅快地吟唱,享受清风明月,保持心境的常新。我佩琴吟唱,欣赏优美的景色,游览山林,避暑赏烟云。谁能理解我这份忠诚的心意,我始终不忘对君的忠诚。
曹冠,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常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理想,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诗人通过隐逸的生活方式表达对仕途的厌倦与对道义的坚守,反映了士人对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思。
《木兰花慢(和旧词韵)》是一首表现个人理想与情感的词作。全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贯穿,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淡和对道义的坚守。开篇即以“念行藏在道”引入,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个人的内心追求。诗人在面对外界的谴责和名声的浮华时,选择了宁静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东山高卧,北海开尊”展现了诗人渴望隐居的心态,象征着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越。而“荣枯置之度外”,更是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显示出诗人对人生荣华与衰败的无所谓。接下来的部分,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名声是非的轻视,更强调了“清风皓月”的恬淡生活,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结尾的“此心常不忘君”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忠诚与情感的寄托,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人情味和理想主义。
诗歌通过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道义的坚守,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与忠诚的深厚情感。
诗中提到“东山高卧”,这一意象所代表的是什么?
A. 追求权势
B. 向往隐逸生活
C. 享受富贵生活
D. 忘记名利
诗人对“浮名”的态度是怎样的?
A. 非常重视
B. 毫不在意
C. 感到自豪
D. 渴望获得
诗中提到的“清风皓月”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C. 名利的追求
D. 对人生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