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木兰花慢(和旧词韵)

《木兰花慢(和旧词韵)》

时间: 2025-05-12 07:42:41

诗句

念行藏在道,仕宦岂为谋身。

自谤起营蝇,东山高卧,北海开尊。

荣枯置之度外,得饶人处,谩也饶人。

须信吾躬道义,巍然良贵中存。

浮名。

蜗角是非蚊。

过耳总休论。

且啸傲幽居,清风皓月,光景常新。

佩琴行吟胜景,访林泉、避暑赏烟云。

谁识怀忠畎亩,此心常不忘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2:41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和旧词韵)》
作者: 曹冠 〔宋代〕

念行藏在道,仕宦岂为谋身。
自谤起营蝇,东山高卧,北海开尊。
荣枯置之度外,得饶人处,谩也饶人。
须信吾躬道义,巍然良贵中存。
浮名。蜗角是非蚊。
过耳总休论。
且啸傲幽居,清风皓月,光景常新。
佩琴行吟胜景,访林泉避暑赏烟云。
谁识怀忠畎亩,此心常不忘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看法,认为追求名利并非人生的根本目的。虽然有时会遭到他人的谴责和非议,但我宁愿在东山高卧,或在北海开尊,享受宁静的生活。荣华与衰败我都置之度外,宽容他人也要适可而止。我深信自己的道义,愿在高贵的品德中坚守。对于那些浮名和蜚语,我不屑一顾,耳边的闲言碎语也无需我去论。我要在幽静的居所中畅快地吟唱,享受清风明月,保持心境的常新。我佩琴吟唱,欣赏优美的景色,游览山林,避暑赏烟云。谁能理解我这份忠诚的心意,我始终不忘对君的忠诚。

注释

  • 念行藏在道:指思考和行动都应遵循道理。
  • 仕宦岂为谋身:做官并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的名利。
  • 自谤:自己受到的谴责。
  • 东山高卧:隐居于东山,表达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 北海开尊:即在北海开设美酒,享受闲适的生活。
  • 得饶人处,谩也饶人:在宽容他人时,自己也应当适可而止。
  • 浮名:无实质的名声。
  • 蜗角是非蚊:小事的争论就像蜗牛角上的蚊子,微不足道。
  • 清风皓月:形容清新明亮的自然景色。
  • 怀忠畎亩:怀念忠诚的心意,畎亩指的是耕作的土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冠,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常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理想,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诗人通过隐逸的生活方式表达对仕途的厌倦与对道义的坚守,反映了士人对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思。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和旧词韵)》是一首表现个人理想与情感的词作。全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贯穿,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淡和对道义的坚守。开篇即以“念行藏在道”引入,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个人的内心追求。诗人在面对外界的谴责和名声的浮华时,选择了宁静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东山高卧,北海开尊”展现了诗人渴望隐居的心态,象征着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越。而“荣枯置之度外”,更是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显示出诗人对人生荣华与衰败的无所谓。接下来的部分,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名声是非的轻视,更强调了“清风皓月”的恬淡生活,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结尾的“此心常不忘君”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忠诚与情感的寄托,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人情味和理想主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念行藏在道:诗人强调要以道德为指导,思考与行动应合乎道理。
  • 仕宦岂为谋身:质疑做官的真实目的,认为应追求更高的理想。
  • 自谤起营蝇:遭受谴责和流言蜚语,但不以为意。
  • 东山高卧,北海开尊:向往隐逸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 荣枯置之度外:对荣华富贵与衰败失落采取一种超然的态度。
  • 得饶人处,谩也饶人:提倡宽容他人,同时也要适可而止。
  • 须信吾躬道义:坚信自己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
  • 清风皓月,光景常新:描绘理想的生活状态,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蜗角是非蚊”,用蜗角和蚊子形象化地比喻无关紧要的争论。
  • 对仗:如“浮名”和“清风皓月”形成对比,突显诗人对名声的轻视与对自然的向往。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道义的坚守,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与忠诚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山:象征隐居与自由。
  • 北海:代表着安宁与闲适。
  • 清风皓月:表达自然之美及内心的恬淡。
  • 蜗角:象征微不足道的争论,反映诗人对无谓是非的蔑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东山高卧”,这一意象所代表的是什么?
    A. 追求权势
    B. 向往隐逸生活
    C. 享受富贵生活
    D. 忘记名利

  2. 诗人对“浮名”的态度是怎样的?
    A. 非常重视
    B. 毫不在意
    C. 感到自豪
    D. 渴望获得

  3. 诗中提到的“清风皓月”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C. 名利的追求
    D. 对人生的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韦应物《滁州西涧》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曹冠《木兰花慢》都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前者更倾向于豪放与纵情,后者则侧重于内心的平静与道义的坚持。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明日登后山用韵 次韵牡丹 争棋 时事 牡丹多不开花 次梁粹录囚上饶 书楼考甫梅花百咏因徐直孺寄考甫 杂兴 除夕 再用韵酬朱制干忆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好丑 立刀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震方 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邦典 专科学校 弱管轻丝 香字旁的字 逸闻趣事 逆耳忠言 孤豚腐鼠 包含弊的词语有哪些 标峻 犯而勿校 至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