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4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7:10
水涵山,山入梦,梦里春无数。失路啼莺,暂向低茅守。回眸惨望江天,爰来双燕,李桃畔游人塞浦。掠泥絮。一落长似孤魂,欲归将安处?踵下蹄间,唯听游人语。谁能轻举长风,扶莺和燕,更衾里携将梦去。
水映山,山融入梦中,梦里春光无限。迷路的啼莺,暂时在低矮的茅草旁守候。回头悲望江天,才发现双燕飞来,李桃树旁游人如织。掠过泥絮,落下的身影长似孤魂,想要归去又无处可去。脚下踏过的泥土间,唯有游人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谁能乘着长风,扶助莺鸟和燕子,更在被窝里带走我的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等主题,风格清新,情感真挚。作为当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与人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季,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迷茫的思考,反映了其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祝英台近》通过优美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人生迷失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水涵山,山入梦”,既描绘了一幅山水相连的美丽画面,也暗示了梦境与现实的交融。在这样的意境中,春天似乎无处不在,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表现出一丝迷惘与失落。
“失路啼莺,暂向低茅守”,诗人通过“失路”的意象,表现了人在生活中可能遭遇的迷茫与无助。而随后的“回眸惨望江天”,更强化了这种情感,仿佛在追忆过去的美好,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与春天的美好相对比,诗歌后半部分的孤独感愈加明显。“欲归将安处?”一句,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这种对归处的追求与春天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春天的热爱,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活困境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迷惘的思考,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命困境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动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失路啼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迷茫
C. 确定
“欲归将安处”中“归”字的含义是什么?
A. 回家
B. 回忆
C. 回到过去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A. 江天
B. 双燕
C. 泥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