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57
湘中四咏
作者: 杨基
暖风晴日融春昼,
闲看花阴鸡吐绶。
绮縠都将彩羽妆,
红丝不待金针绣。
叠叠胭脂缕缕金,
龙纹盘错凤纹深。
凭谁剪作鸳鸯带,
雅称佳人翡翠衿。
在温暖的春风和晴朗的阳光中,悠闲地观看花荫下,公鸡在鸣叫。绚丽的绸缎将彩色的羽毛装饰,红丝线不需要金针来绣缀。层层叠叠的胭脂和细细的金线,龙纹和凤纹交错深邃。谁能把它剪成鸳鸯形状的带子,才能称得上是佳人的翡翠衣襟。
杨基(约 1480-约 1538),明代诗人,字仲明,号阮亭,晚号天涯居士。生于湖南,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田园气息。他的作品常反映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湘中四咏》创作于春日,诗人身处湘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表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热爱。此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融合了对生活的思考。
《湘中四咏》以清新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首句“暖风晴日融春昼”即刻营造出一种春日暖阳的氛围,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温暖的春风拂面。接着,诗人通过“闲看花阴鸡吐绶”引导读者进入闲适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精致的描写,展现了春天中花卉和衣饰的美丽。用“绮縠”和“红丝”来形容装饰,诗人不仅在描绘物象,更是在表达一种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尤其是“叠叠胭脂缕缕金”,层层叠叠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华丽而富有层次感的美。
最后两句“凭谁剪作鸳鸯带,雅称佳人翡翠衿”则将诗的主题升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人物的期待。诗中不仅有自然的描绘,还有对人性美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绮縠”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鸳鸯带”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