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1:28
谢公有雅志,颇爱东山游。
坡仙得其心,妙语寄清讴。
苍生事未了,已了还即休。
彭泽小邑宰,其呈固不侔。
等闲一墨组,未死谁肯投。
况此大功业,声名天壤流。
始末终不渝,盛事古鲜俦。
信知山林乐,不贵公与侯。
岩壑有廓庙,缙绅或戈矛。
而况此老躯,日月不少留。
汲汲尚不足,岂容复悠悠。
揭榜慕前贤,驽马睎骅骝。
死者如可作,把酒起相酬。
谢公有着高雅的志向,十分喜爱东山的游览。
陶渊明了解他的心意,巧妙的诗句寄托了清雅的歌声。
虽然苍生的事情尚未结束,但他已然了然,便选择停下。
彭泽的小地方的官宰,他的才能自然无法比拟。
随便一笔墨迹,谁愿意为之献身?
更何况这些伟大的事业,声名早已传遍天南地北。
始终如一,始终不渝,盛大的成就古往今来鲜有人能比。
真正明白山林乐趣的人,不在于公侯的贵贱。
山岩溪谷有宽敞的庙宇,士绅们或许也有武器。
更何况我这老身躯,时光匆匆,留不住。
不断追求尚且不够,何必再悠闲自得?
高举榜单仰慕前贤,驽马也对骅骝心生羡慕。
如果死者真的能作,举杯共饮以慰相知。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新高雅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入思考。
本诗写于山园雅志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感慨。诗中夹杂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
这首诗通过描绘谢公和陶渊明的理想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向往。开头几句便明确了诗人的志向,谢公和陶渊明都是追求高洁生活的典型人物。诗中提到的“苍生事未了”,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尽管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现实常常存在冲突,但诗人仍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念。
诗人用“彭泽小邑宰”来强调个人才能的相对性,质疑那些只在名利场上追逐的人。同时,诗中“等闲一墨组,未死谁肯投”,表达了对追求名利者的不屑与反思。将庙宇与士绅的武器相提并论,隐含了对权力的讽刺,显示出诗人内心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态。
结尾处提到“死者如可作,把酒起相酬”,将追求理想与对逝者的追思结合,展现出一份超脱和豁达,体现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坡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人对“彭泽小邑宰”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讽刺
C. 忽视
D. 赞美
“信知山林乐,不贵公与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世俗的无所谓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