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2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7:22
作者:王陆一 〔近代〕
仗节长秋。人归蜀道风声里。锦城丝雨。吹梦轻歌起。还是行边,慰贴霜花意。相思地。月明如水。检拾砧心去。
在漫长的秋季中,节日的旗帜高高飘扬,归来的旅人走在蜀道上,耳边传来风声。锦城的细雨如丝,轻轻地吹动着梦,伴随着歌声悠扬起伏。即便是在行路的边缘,也能抚慰那霜花的情意。思念的地方,月光明亮如水,拾起那砧心,慢慢回味。
"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述了蜀道的艰险,诗中提及的蜀道与本诗相呼应,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途的渴望。
作者介绍:王陆一,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故国的深厚情感和对战乱的忧虑。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战乱期间,诗人身处渝中,心系战场,表达了对故乡和平安宁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开头的“仗节长秋”勾勒出一个热烈的节日气氛,随即转入对归人蜀道的思考,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锦城的“丝雨”增添了一丝柔和的意境,与“吹梦轻歌起”相呼应,描绘出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状态。诗人将霜花意象与相思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未来的期盼。最后,月明如水的意象更加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念,表现了对故土的怀念与对和平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归人旅途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思念,传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蜀道”指的是哪个地方?
“锦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诗中“月明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陆一的《点绛唇》与李白的《蜀道难》都描绘了蜀道的艰辛,但前者更多表现了思念与柔情,而后者则充满了对艰苦环境的直面与豪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对故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