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菩萨蛮

《菩萨蛮》

时间: 2025-05-02 12:35:13

诗句

新晴庭户春阴薄。

东风不度重帘幕。

第几小兰房。

雏莺初弄黄。

悄寒春未透。

不解寻花柳。

只恐渐春深。

愁生求友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13

原文展示:

菩萨蛮
赵长卿〔宋代〕

新晴庭户春阴薄。
东风不度重帘幕。
第几小兰房。
雏莺初弄黄。
悄寒春未透。
不解寻花柳。
只恐渐春深。
愁生求友心。


白话文翻译:

在新晴的日子里,庭院和房间的春天气息显得淡薄。
东风没有穿过重重的帘子。
不知道小兰房里开了几朵花。
初生的小黄莺在低声鸣叫。
春寒悄然未退去,
不懂得去寻觅花柳。
唯恐春天渐深,
愁苦的心情渴求朋友的陪伴。


注释:

字词注释

  • 新晴:刚刚放晴的天气。
  • 庭户:庭院和房屋。
  • 春阴:春天的阴影,指春天的气息。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重帘幕:厚重的帘子,阻隔了外面的春风。
  • 小兰房:小兰花的房间,象征着春天的花开。
  • 雏莺:刚出生的小黄莺,代表新生。
  • 悄寒:悄然的寒意,春天还未完全到来。
  • 寻花柳:寻找花和柳树,象征春天的景象。
  • 愁生求友心:心中愁苦,渴望朋友的陪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雏莺”、“花柳”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复苏,体现了自然与人情的紧密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菩萨蛮》写于春季,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思索与感受,表现了对春天温暖和生机的渴望,以及在春寒中感到孤独的情感。


诗歌鉴赏:

《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内心的孤寂。首句“新晴庭户春阴薄”描绘了春天初来的清新气息,似乎在传达一种期待与欣喜。然而,紧接着“东风不度重帘幕”一句,则暗示着一种隔绝感,春风无法穿透厚重的帘幕,体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第几小兰房”让人联想到屋内的幽静,似乎在追问春天的来临与花开的次数,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

随着诗句推进,诗人观察到“雏莺初弄黄”,初生的小黄莺在春天的背景下显得生机盎然,但“悄寒春未透”又将春天的寒意与迟缓拉回,使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形成强烈对比。最后的“愁生求友心”更是道出了孤独的深层情感,渴望友人的陪伴,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思索。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心的孤独,深刻而又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晴庭户春阴薄:新晴的日子,庭院内春天的气息显得淡薄,暗示春天的到来。
  2. 东风不度重帘幕:春风未能穿过厚重的帘子,表现出一种隔绝与无法接触的无奈。
  3. 第几小兰房:小兰花的房间,诗人思考着春天的到来与花开的次数,代表着对春的渴望。
  4. 雏莺初弄黄:初生的小黄莺在鸣叫,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5. 悄寒春未透:春寒仍在,春天的气息尚未完全到来,突显时间的迟缓。
  6. 不解寻花柳:不懂得去寻找花和柳,表现出一种迷茫与无奈。
  7. 只恐渐春深:唯恐春天渐渐深入,时间的流逝带来孤独感。
  8. 愁生求友心:内心的愁苦,渴求朋友的陪伴,表达出孤独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新晴庭户”与“东风不度”形成对比。
  • 拟人:将春风与鸟儿赋予生命,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象征:春天象征着新生与希望,黄莺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美好期待的渴望与内心孤独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感伤和对友谊的渴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生命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新生的开始。
  • 黄莺: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春天的到来。
  • 花柳:代表春天的美好景象,传递着诗人的向往。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常在古诗词中出现,承载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雏莺”象征什么? A. 新生
    B. 凋零
    C. 孤独

  2. “东风不度重帘幕”的意思是? A. 春风吹透窗帘
    B. 春风未能穿透窗帘
    C. 春风已来

  3. 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主要是? A. 期待与喜悦
    B. 孤独与无奈
    C. 平淡与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出春天的气息,但更注重政治与社会的现实,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忧虑。而赵长卿的《菩萨蛮》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展现了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3. 《唐宋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梁宗庙歌七首 其三 梁宗庙歌七首 其二 梁明堂登歌五首 其五 歌黑帝辞 梁明堂登歌五首 其三 歌黄帝辞 梁明堂登歌五首 其二 歌赤帝辞 梁明堂登歌五首 其一 歌青帝辞 梁北郊登歌二首 其二 梁北郊登歌二首 其一 禋雅 其二 禋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字旁的字 日进斗金 烈火轰雷 包含撂的词语有哪些 挑缺 瓜字旁的字 鼎折覆餗 耂字旁的字 环饼 逃溃 寝开头的成语 一致百虑 不可企及 黽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火花 吐故纳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