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13
菩萨蛮
赵长卿〔宋代〕
新晴庭户春阴薄。
东风不度重帘幕。
第几小兰房。
雏莺初弄黄。
悄寒春未透。
不解寻花柳。
只恐渐春深。
愁生求友心。
在新晴的日子里,庭院和房间的春天气息显得淡薄。
东风没有穿过重重的帘子。
不知道小兰房里开了几朵花。
初生的小黄莺在低声鸣叫。
春寒悄然未退去,
不懂得去寻觅花柳。
唯恐春天渐深,
愁苦的心情渴求朋友的陪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雏莺”、“花柳”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复苏,体现了自然与人情的紧密联系。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菩萨蛮》写于春季,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思索与感受,表现了对春天温暖和生机的渴望,以及在春寒中感到孤独的情感。
《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内心的孤寂。首句“新晴庭户春阴薄”描绘了春天初来的清新气息,似乎在传达一种期待与欣喜。然而,紧接着“东风不度重帘幕”一句,则暗示着一种隔绝感,春风无法穿透厚重的帘幕,体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第几小兰房”让人联想到屋内的幽静,似乎在追问春天的来临与花开的次数,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
随着诗句推进,诗人观察到“雏莺初弄黄”,初生的小黄莺在春天的背景下显得生机盎然,但“悄寒春未透”又将春天的寒意与迟缓拉回,使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形成强烈对比。最后的“愁生求友心”更是道出了孤独的深层情感,渴望友人的陪伴,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思索。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心的孤独,深刻而又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美好期待的渴望与内心孤独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感伤和对友谊的渴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生命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常在古诗词中出现,承载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雏莺”象征什么?
A. 新生
B. 凋零
C. 孤独
“东风不度重帘幕”的意思是?
A. 春风吹透窗帘
B. 春风未能穿透窗帘
C. 春风已来
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主要是?
A. 期待与喜悦
B. 孤独与无奈
C. 平淡与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